广西、江西、贵州、河南等地陆续出台政策帮助发电企业缓解经营困难,火电亏损大省山西却“按兵不动”。
山西中南部地区13家发电企业亏损严重的情况,已通过多种途径反映给山西省有关部门,山西省方面目前未有具体举措。
高煤价、低电价对于以煤炭为经济支柱,以钢铁、冶金、玻璃、水泥等高耗能产业为主的山西经济来说是个有利局面。因此,煤价与电价的矛盾在山西尤为激烈,而这背后则隐藏着,多为央企的发电企业与山西省之间围绕电煤展开的利益博弈。
煤价与收费携手
山西对煤炭征收的各项费用也推高了电厂的燃料成本
身居内陆,坐拥煤海。山西在全国煤炭市场的重要地位难以撼动。
虽然内蒙古的煤炭年产量已经超过山西,达到全国首位,但由于运煤通道建设不及山西完备,内蒙古的煤炭外运倚重公路运输,铁路运力瓶颈始终制约其煤炭产量和外运量的增长。
而公路运输成本更高,因此即便煤质相当,考虑到运费的成本,内蒙古的煤价必须比山西便宜才有竞争力。
“50块钱一吨的5000大卡煤也能买到,但都在山里,你运不出来。”山西煤炭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以大秦线为代表的运煤铁路是山西煤炭行业的一大优势,可以使其用高煤价、低运价将煤炭销往对煤价承受能力高的地区。尽管这同时也推高了山西省内的煤炭价格,但对山西整体经济发展来说却是有利的。
山西省统计局数字显示,今年1-10月,山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763.8亿元,其中煤炭、焦炭工业分别累计实现增加值2792.1亿元,占比达到58.61%。
发电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经营困难可想而知。
《山西省统调机组电煤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显示,今年6-9月,山西统调机组的到厂标煤价已经达到708.82元/吨。如果去掉煤电一体化的发电机组,进厂标煤价已达到781.51/吨。1-10月份,在电煤价格更高的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电厂的平均进厂标煤价则已经超过了816元/吨。
除了煤价上涨外,山西对煤炭征收的各项费用也推高了电厂的燃料成本。
山西发电企业不允许直接从当地煤矿直接买煤,而是必须经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公司(下称“煤运公司”),煤运公司从中赚取差价,还要征收多项费用,这些费用因煤矿所在地不同而不等。一位山西电厂人士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费用包括电煤管理费:5.2元-27.04元/吨;地销费:6-52元/吨;信息费:0.2元/吨;交易费:1元/吨。此外,电厂还要负担每吨46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只有交齐上述费用,电厂才能获得齐全的手续。
“煤运公司派人驻守在每个电厂里,没有手续的煤不让进。”上述电厂人士说。
2010年,煤运公司实现销售利润45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利润27亿元。按煤运公司的计划,其今年计划实现销售利润55亿元,力争60亿元。而今年1-10月,山西中南部13价电厂亏损额达32.89亿元。
央企注资难再来
山西发电装机中大约有75%属于五大发电集团,相当于五大发电集团贴钱为山西供电
“国家统一上调电价有难度,这我们可以理解。”一位山西发电企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可是山西省内可以出些政策啊。”
事实上,从今年9月份以来,广西上调了大工业及商业用户电价、江西上调了限制类、淘汰类产能用电价格、贵州给予发电企业电价财政补贴。而山西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省内火电厂的亏损虽然严重,但缺电问题尚不突出。
本报记者从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了解到,山西省电力装机容量超过4600万千瓦,火电机组占97%。其中,山西电网可调配的装机容量约3300万千瓦,而山西用力负荷通常在1800万千瓦左右,用电高峰可达2200万-2300万千瓦。这意味着山西的电力装机有一定的富裕,只有在用电高峰期,缺电问题才能凸显出来。
“现在电厂买不起品质好的煤,看起来装机不少,但带2200万千瓦的用电负荷都很费劲。”山西省电力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供暖季又有一些已经停机的机组重新转起来,山西缺电的问题就又被掩盖住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山西的发电装机中大约有75%属于五大发电集团,其余则是当地能源公司参股或控股。因此,如果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电厂能在山西亏损发电,就相当于五大发电集团贴钱为山西省内供电,这为山西省发展高耗能产业创造了低电价优势。
山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山西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的分别为氧化铝、水泥、原煤、钢材、平板玻璃等产品,这些产品都是耗电大户。
如果上调电价,则相当于山西当地收入的一部分就将通过电价转移到央企手中。而不涨电价,虽然山西地方电厂也处于整体亏损状态,但其中一部分是煤电一体化,情况稍好,另一部分就为山西经济的“大局”作出了牺牲。
“我们向省里反映问题,但省里认为你们都是大型央企,让北京的领导给你们投资。”一位五大发电集团的山西电厂领导对本报记者说,“可是集团给我们输血,我们自己止不住血。几年下来,集团也就不想再注资了。”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在山西的电厂中,只有太原第一热电厂获得了国电集团支持仍保持较高发电量,其余电厂都因缺少资金出现停机现象。(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