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是战略选择 而是战略必需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2-6 8:03:01  兰格钢铁

  
    人民日报报道  11月29日,由欧洲知名智库“欧洲之友”和中国驻欧盟使团联合主办的首届布鲁塞尔“中欧论坛”成功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与欧洲:对手还是战略伙伴”。来自双方政界、商界和学界200多位人士参加。与会嘉宾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主线,围绕双边政治关系、经贸关系和相互认知等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平等务实 面向未来

  欧洲理事会主席首席外交顾问马丁内斯:建交36年来,欧中关系不断得到深化和拓展。从贸易来看,中国是欧盟发展最为快速的市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除经贸合作外,欧中政治以及机制性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已成为欧中关系的第三支柱。双方在农业、科研等领域的交流也日趋密切。

  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需要强调三个关键词:一是平等。在平等基础上促进相互了解,深化对彼此的认知,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商业领域都应该扩大交流,努力减少对彼此的误解;二是务实。这种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应该认可对方的不同点,理性看待彼此在经济体制、价值观、哲学观等方面的不同。欧中之间在政治、贸易等一些领域存在不同看法,比如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保护、人权问题等容易成为影响双边关系的刺激因素。重要的是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共同寻求对双方都有益的解决办法;三是面向未来。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在未来世界体系的基础上。欧中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一方的成果或失败都会影响到对方。21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中国将发挥重要作用。对欧盟而言,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是战略选择,而是战略必需。

  中国外交部欧洲司参赞华春莹:中国政府一直从战略高度重视欧盟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发展中欧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

  中欧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好处。欧债危机发生以来,中欧双方通过共同应对危机加强了相互了解,推进了务实合作。双方高层互访空前密切,双边贸易逆势上升,双方人民加强相互了解的意愿日益强烈。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中欧关系中还存在问题。双方应审慎处理好这些问题,正确途径是更多聚焦于双方关系的积极面,致力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实际上,近年来中欧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对话机制,双方可以就许多问题进行坦诚、友好的对话,这表明中欧关系正日益走向成熟。

  中欧在准备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过程中进行了密切协商,探讨抓住“欧洲2020”战略和中国“十二五”规划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合作,拓展在城镇化、绿色经济、能源、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并就适时建立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达成共识。

  我们生活在全球化时代,双方相互依存日益加深。进一步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战略必需。中欧关系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双方关系向前迈进,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和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实质是欧盟对中国的不平等和政治歧视。我们了解欧盟有其自身局限性,并对欧盟已经保持了很大的耐心。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尽早解决这两个问题也许只是解决中欧关系中诸多问题的一小步,但将是中欧朝向建立真正战略互信迈出的一大步。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孟祥青:军事关系是双边关系最核心、最敏感的部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仅应体现在经贸领域,也应体现在政治领域,包括防务交流。

  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强调欧中关系的平等性,但中欧防务合作关系中存在不平等性,比如欧盟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这不仅仅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歧视。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开始动用大量资金从欧盟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第一是因为中国军费有限,第二是因为中国已经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国防工业体系,第三是中国也没有购买大量先进武器的需要。

  中国希望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是出于正常、平等发展双边关系的考虑,因为这样有利于下一步双方更好开展合作。这也是大家关心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中欧政治平等能够反映战略互信,而战略互信是深化合作的长远基础。

    经贸合作 前景广阔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中国是欧洲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中国对欧洲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国内市场的扩大,未来对欧洲将更加重要。中欧双方虽然在经贸领域存在分歧,但增加共识、减少分歧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双方要加强理解合作,共同面对分歧与挑战。在同中国的经济交流中,欧盟应坚持开放、公平竞争的原则。欧债危机期间,西方的企业合并规模不断扩大,欧盟也应向中国企业放开准入条件,欢迎中国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在欧洲进行投资兼并,而不是进行贸易保护。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平衡和增长。

  中国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中国“十二五”规划的5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关键的5年,中国要在这5年中进行战略调整,这为中欧合作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首先,中国需要扩大内需,欧洲企业在中国声誉好、评价高,今后的中国市场将更加广阔。第二,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科技创新和教育等人力资源领域,中欧在教育交流和科研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第三,欧洲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支持等方面有着非常好的经验技术,而目前中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则为欧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第四,中国越来越注重绿色经济和低碳环保,这方面中欧也有很大合作潜力。相信欧洲企业能够把握机遇,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作为。

  关于目前欧洲所面临的债务危机,我个人认为欧洲所要求的中国购买欧洲国家的债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应该从根本入手,使欧洲经济恢复“造血”功能,提高欧盟国家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因此,中方要求欧洲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对华反倾销反补贴诉讼,将欧洲的市场向中国企业完全开放,增加中资企业在欧洲的投资数量,从而增加欧洲的就业机会,促进欧洲经济增长,恢复自身“造血”功能。

  欧盟委员会前副主席布里坦:中欧贸易额多年来持续增长,说明双方经贸合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中国为欧盟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欧方不应因意识形态等原因阻碍欧洲企业对华投资,虽然目前在某些领域存在一些障碍,但双方都认识到中国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将为欧洲提供巨大商机,中欧需要进一步开放经济,促进相互投资。一个强大的欧洲对中国有利,而实现欧洲的复兴也应借助中国的力量和资源。在欧洲面临债务危机的困难时期,一些人希望中国向欧洲直接援助,但我个人更偏向于鼓励中国企业向欧洲投资这种间接的援助方式。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并成为“世界工厂”,但这种发展成本太高,为此付出了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并提倡绿色经济,“十二五”规划中就促进绿色经济发展设定了许多具体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将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很明白进行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效率,还要面对来自东盟国家更低廉生产力、外资向更低廉生产力国家转移的挑战。但中国必须进行此项调整,同时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愿意吸收、借鉴欧洲经验,不仅企业间可就此开展合作,在决策领域也要进行更多交流。

  德国工业联合会亚非部总裁斯特哈克: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德国企业在欧美市场的经营状况大幅下滑,而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收益则持续增长,弥补了在欧美市场上的损失。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大企业身上,中小企业也是如此。中国市场为这些企业带来的机会一直持续到现在。欧洲面对中国投资要调整心态、坚持原则。如果中国企业按照市场规则来欧洲投资,我们应当持欢迎态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仅仅10年,中国有如此的开放步伐实属不易,德国希望中国的开放势头继续下去。今后德中应当在知识产权、第三方市场准入等领域相互合作、公平竞争,丰富彼此的经济制度建设。

    扩大交流 增进认知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保护文化多样性已得到广泛国际认同。对政治文化的尊重,应该是文化多样性观点的其中之一。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不仅应该从自然界得到启示,而且应该成为社会实践。

  文化多样性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基础。把文化差异放大为文化冲突,把意识形态差异纳入到你死我活的对立,是违背文化多样性观念的。

  在欧洲的文化当中,本身已经包含了对政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用这种眼光来观察世界、观察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价值和核心理念予以尊重。民族国家模式是欧洲的发明,而且影响到了世界。今天的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同盟。欧元的硬币就是一个体现,一面是统一,另一面是各国的特点。中国也是如此,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在东南沿海创办经济特区,在差异中求得和谐,这种多样性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重。

  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这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我们应共同努力寻求共识。

  作为学者,我在学术交流方面有一个感触。欧洲学者最新的理论和著作都能很快地翻译成中文,中国学者通过这些翻译,对欧洲学者的了解是很多的。但中国学者的观点很少能翻译成英文,或者欧洲绝大多数学者不进行中文的阅读。这种不平衡在文学、艺术等很多方面存在。如果去中国的书店,你会发现中国从孩子开始就阅读欧洲的著作。我们不仅需要增进政治上的互信,去谋求经济上的平衡,还需要从观念、文化上去改变这种不平衡。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亚洲部主任布朗:欧中关系从历史上来解读是非常复杂的,长期处于比较模糊的解读之中。关于中国如何看待欧洲,有一项调查已经开展了三个月,到目前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国民对欧洲的认知比对俄罗斯的认知要多。很多中国人知道欧洲国家的首都,知道欧盟成员国的数量,这体现了中国民众对欧洲国家的认知,值得欧洲民众学习。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关注中国民众是如何看待欧洲的。我们通过微博等各种社交网站,来扩大对中国百姓的调查。微博的影响力在中国越来越大,中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微博。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中国的民意。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文明交往促进了双方的认知和了解。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陈士球:大家的讨论形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就是不应该去质疑中欧是不是战略伙伴关系,而是要思考应该打造什么样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欧应该设定哪些合作目标,着眼于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作为伙伴关系,我们需要了解对方,交往是双向的。双方都要清晰了解对方的认知和判断,如何促进一种客观的了解,立场和视角至关重要。随着双方关系的发展,对对方的了解会越来越多,因此现在有很好了解对方的基础。对彼此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我们必须首先掌握客观事实。

  中欧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使得中欧在人权观上也存在差异,中国更加重视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应把一方的人权观强加给另一方,大家需要更多的宽容、耐心和相互尊重。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有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这也是中国解放以后,中国人民对于外界的干预非常敏感,这就影响到对人权的解读。当西方人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时,中国人往往会提高警惕,认为西方有什么资格来干预我们的人权状况。

  中欧双方都有理由和必要去学习和尊重对方,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接受和审视对方的不同,双方要有耐心,要尊重彼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中欧关系中的障碍。

  英国国际问题专家马丁·雅克:欧洲历史悠久,欧洲人觉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跟我们一样,欧洲的模式应该成为世界各国模式的基础。一位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说过,西方一直视自己为最具全球代表性的文化,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最狭隘的文化。对于美国和很多欧洲国家来说,它们认为没有必要去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而其他国家却一直在学习西方的文化。非西方国家对于西方国家持开放的态度,而不像欧美国家那样狭隘。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都比我们西方人自己更了解我们,这也就提出了要求,西方国家有必要端正态度去学习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

  很多欧洲人认为,文明程度的高低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志,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顺着这种思维去思考,最后受打击的一定是我们。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应该将我们的价值观强加给中国,而应该学习、感受中国在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许多欧洲人一提到中国就会想到,中国人权状况差,不民主、环境污染等,没有任何意愿去了解中国的现状,对中国的发展缺乏了解,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作为欧洲人,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改善人权状况方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如减少贫困。和中国打交道,应该注意相互尊重、理解和倾听,放弃那种说教的做法。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是战略选择 而是战略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