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10月19日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显示,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届时分别满足5%、8%、17%的电力需求,风电将成为中国的5大电源之一。根据估算,2010~2020年,我国风电涂料约需13万吨,有近70亿元的市场。
但现实是,中国的风电涂料,特别是叶片涂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近70亿元!记者不禁疑惑,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的涂料企业就抓不住吗?
市场霸主都是洋品牌
在能源日渐趋紧的大背景下,全球已有不少于70个国家在利用风力发电。在我国,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风电装机容量在近些年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今年3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安装风电机组12904台,装机容量18927.99兆瓦,同比增长73.3%;累计装机容量达44733.29兆瓦,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这一成绩是2005年的32倍,相当于2010年全球风电市场的一半。
风电产业的崛起也给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涂料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由于风电装置大多建在沙漠等无人区域,风沙和尘土大,风机系统会遭遇到各种恶劣环境的侵蚀。同时海上风电长期受到水汽、盐雾侵蚀及海浪的冲击,容易发生腐蚀问题。所以必须依靠防腐涂料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寿命的延续。风电保护涂料主要包括塔架防腐涂料和叶片保护涂料,而塔架底座、轮毂、轴承、机舱罩、整流罩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同样也需要涂料的防护。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董秀芬曾表示,风电涂料虽是配套产业,但是对风电产业的影响却很大。2010年,按风电机组的产量计算,风电涂料的产值超过10亿元。根据风能发展目标,风电装机容量2015年将达到1亿千瓦,2020年达到2亿千瓦。“十二五”末,风电涂料产值将达到30亿~40亿元,这仅仅是新增装机施工用涂料,如果包括叶片的修补、维护,以及整个生命周期,其产值将更高。据测算,2010~2020年,国内风电涂料总计约需13万吨,有近70亿元的市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预测,对风电装备保护涂料的需求,将使风电涂料成为推动涂料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但事实如何?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郭鸿霖日前向媒体爆料:在一线风电涂料生产企业中始终难觅中国企业的身影,中国的风电涂料主要由国外涂料品牌供应,特别是叶片涂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据郭鸿霖介绍,来自丹麦、德国、意大利、美国的化工涂料企业目前是中国风电涂料市场的霸主。其中,在塔架涂料方面,丹麦的赫普集团(Hempel)、挪威的佐敦公司(JOTUN)、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公司以及美国PPG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在叶片涂料中,则是德国的美凯维奇公司(Mankiewicz)、美国的PPG、德国的巴斯夫和德国的博格林公司(Bergolin)等企业占有优势。其中PPG公司推出的“薄膜型”风机叶片涂层保护系统可使涂料使用量减少60%,但性能不变,且其附着柔韧性还有所提升,耐腐蚀性能和耐候性能也比较强。
国内企业后生不可畏
据了解,在2009年时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涂料生产、消费第一大国。到2010年,我国的涂料产量已经达到了966万吨。国内上万家涂料企业为何就供应不了这区区几万吨风电涂料呢?
记者采访了国内十几家涂料企业发现,国内企业也是近两年才开始踏入这个领域,并且每年的产量也就在几十吨甚至几吨。
“根据相关统计,2009~2010年,国内的风电涂料市场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但国内所有涂料企业加起来,在风电涂料市场所占的份额也不到一成。”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高级工程师刘国杰向CCIN记者感叹道。
刘国杰还说,国内目前甚至尚未颁布风电涂料行业标准,各涂料企业通常是依靠自身的理解以及风电设备生产商提供的一些要求来制定企业标准。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谁愿意用?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扩大,对风电涂料的要求也在提高。例如风机叶片已由最初20米左右长度的小型叶片发展到如今50米左右甚至更大型的叶片,相应的叶片涂料也必须随之发展。小型叶片常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制作,外层覆盖树脂胶衣,往往不再进行涂装保护;而较大型的叶片都采用环氧树脂玻璃钢作为基体,表面都会采用高性能聚氨酯涂料进行涂装。业内的一位涂料人士形容:风电涂料市场在跑,而国内企业在扶着走。
杭州油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姜方群向CCIN记者介绍说:“我们公司原来想过进入该领域,但因为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需要新的技术研发,通过国家的产品认证,产品周期比较长,实在没这个能力和精力。”
“我们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技术基本不成问题,但下游客户要看我们做风电涂料的业绩。国内企业做风电涂料也是这几年起步,哪有业绩?”上海涂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有为向记者表示。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宪文谈到国内的风电涂料市场也显得有些无奈:“我们能够做塔筒涂料,但量非常小,去年和今年都只产了五六吨,而且都是有客户需求了再生产,下游用户都不愿意'吃螃蟹’。”
“我们能生产塔筒涂料,但一年也就20吨左右。因为风电设备的核心技术目前基本在国外,所以设备招标方在招标时基本都要求用国外的涂料产品。”大连裕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清章也如是说。
因地制宜或许有机遇
不过,最近业内传开了一个重要消息,这让国内企业看到了希望。
据涂料行业内人士介绍,虽然目前运行中的风电设施涂料几乎全部为德国美凯维奇、巴斯夫、博格林和美国的PPG等这些洋(co)品牌,也均在设计期限内,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三北寒旱风沙区,由于塔内外壁腐蚀环境不同,外壁图层性能不足与内壁图层性能过剩,造成双重浪费。
“中国的风场大多位于风沙冲击区域,这些洋品牌有的只能适应欧洲优良的大气环境,在中国风场根本就不能抵抗风沙的冲击。”黄有为说。
国内企业振奋起来,纷纷发声。
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华明表示,我们国内的涂料企业在进行风电涂料研发时,都是根据中国的风场环境来进行产品设计,能更好地适应海洋及内陆风沙寒旱气候环境,一些主要性能指标甚至超过同类国外品牌。既然国家鼓励发展风电,在项目设计和招标时也应鼓励使用国产的品牌。这不仅仅是涂料,风电相关的其他产品都是如此。我们的产品质量是够硬的,而且还有价格优势。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进行产业引导,尽快实现风电涂料的国产化。
“我们希望国内风电涂料的下游用户能够跟我们多多进行交流,把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告诉我们,我们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这一点国外企业虽然也能做,但我们比他们有优势,因为他们的研发团队都在国外,我们与客户交流更便捷,更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像当年引导汽车涂料国产化一样,让国内涂料企业能够与洋品牌公平竞争,不能因为项目招标方的门槛壁垒,就让这么大的风电涂料市场白白丢掉。”黄有为说。
刘宪文认为国内的涂料企业应该在经营措施上作出改变,鼓励风电业主方尝试国内产品,勇于向涂料使用者作出承诺。如果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影响使用效果,涂料企业要敢于承担风险,以此一步步打开市场。
刘国杰则建议,国内的涂料企业可以先从塔筒内壁涂料入手。因为目前风电业主方对此的招标门槛不是很高,不像叶片涂料一样非得认定国外品牌。等塔筒内壁涂料市场做大了,再逐渐进入其他风电涂料市场。这不是一个急得来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此外,风电涂料的行业标准应该加紧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能够帮助风电涂料使用方在选择产品时有更规范的参考,这对推动我国风电产业设施配套涂料的国产化进程,加快我国风电涂料产业发展步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