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以三条全球首制船叩开欧洲高端海工船市场之后,上个月,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太平洋造船集团又在挪威设立了分公司,为“浙船”进一步开拓欧洲高端海工船市场开道。
今年下半年,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国内造船行业普遍面临供求矛盾突出、新增订单减少、新船价格持续下滑、造船成本上升等挑战,一些做低端产品的民营企业已到了生死边缘。
但是这个全行业的“寒冬”并没有让“浙船”感到太多的寒意。从2008年开始的战略转型,已经让“浙船”彻底告别了“以吨位论英雄”的传统发展模式,在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船领域耕耘出一片新“蓝海”。
来自“浙船”的最新消息,今年年初以来,公司新接海工船订单已经超过50条。
为什么“浙船”对海工船情有独钟?“一艘普通散货船的用钢量要1.9万吨,其价格只有3000多万美元,而一艘海工船的用钢量仅为3000吨,价格却有七八千万美元。”“浙船”副总经理黄枫元说,这其中的落差就是由研发和创新带来的。
研发和创新虽然带来了高附加值,也竖起了一道高不可攀的“门槛”。特别是一些全球最先进的海工船,长期由欧美公司垄断,这使得“浙船”的每一次突破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以“浙船”新近交付的SX130型海工船为例,这种船型不但可以在恶劣的海洋环境平稳运行和作业,还配备了深海机器人,最深可在海底3000米处作业。
“仅一套废气收集回收系统,我们的研发团队就整整攻关了8个月,最后研制出的这套系统几乎让整艘船不产生一点废气,完全符合在北欧附近海域的海工船废气排放标准。”黄枫元说。
从原来的大吨位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到目前专注于高科技海工船,“浙船”完成了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截至去年底,公司已经交付56艘各型号的海工船,目前手持的订单占全球海工船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工船制造商。
“在全球造船行业新一轮洗牌中,我们将深耕代表精尖技术、资本密集以及高准入门槛的深海石油工程领域,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浙船”母公司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梁小雷说。
“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型战略产业将成为引领船舶工业产业升级的主力军。浙江造船有限公司的战略转型,是有前瞻性的一步,可以说符合世界造船发展新趋势,代表了转型升级、注重质量和效益、强化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方向。但是要扮演好“细分市场领导者”的角色,浙船还要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快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实施品牌和质量提升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