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煤矿机械化开采时代已经到来。这是记者11月30日~12月1日在广西田东县参加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得到的信息。机械化开采不仅可以大大改善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为煤矿职工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提供根本性保障,而且也会给煤矿开采设备制造商带来巨大的商机。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在致辞中表示,广西已经明确要求境内煤矿要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自治区财政在“十二五”期间将安排5亿元资金用于推动小煤矿机械化。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讲话中透露,根据即将下发实施的《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按照国家每年重点扶持100个小型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的要求,推进各地到2015年底完成4000个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改造、5000个小型煤矿掘进机械化改造的任务。
煤矿机械化开采,难点在小型煤矿。本次全国性会议在偏远的田东县召开,主要原因在于,这里有一个致力于煤矿开采机械化改造的典型——右江矿务局。
右江矿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叶仿拥在本次会议上介绍说,百色地区煤田煤层薄、储量分散、断层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贮存条件差,大多是6万~15万吨小型煤矿,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效益差,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行机械化开采非常困难。但是在2008年“7·21”那读矿难后,右江矿务局毅然决定进行机械化改造。由此仅用了3年时间,就全面完成了矿井的机械化改造。全局由改造前的23对矿井压减为10对,下井人数从6500多人下降到2000人,年产能力从不足130万吨,提升到430万吨。塘内煤矿机械化改造前四采八掘用工850人,年产不足20万吨,机械化改造后一采两掘不足400人,年产90万吨。1米煤厚综采工作面一个班下井不足20人,高产时班产原煤2000吨,是原来传统炮采工作面10个采面近1000人的班产量。全局10对生产矿井全部达到了自治区级的标准化矿井,实现了自治区领导提出的“压缩矿井数量、减少下井人数、实行标准化生产”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中小煤矿机械化的新路。
右江矿务局的实践表明,小型煤矿的机械化之路不仅行得通,而且成效显著。杨道喜说:“目前,我区煤矿数量由本世纪初的2700多处压减到现在的123对,煤矿企业数减少到25家,井下作业人员由过去的2万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万人左右;全区共有22对矿井实现机械化采煤(其中综采矿井5对、普采矿井17对),占生产矿井的49%,机械化产煤量占全区煤炭产量的77%;有27对矿井采用机械掘进或机械装岩。”今年8月,广西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改造的决定》,提出煤矿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机械化开采,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之路,明确要求广西煤矿要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杨道喜表示,要通过煤矿采掘机械化促进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使矿井生产系统不断优化,生产环节、下井人数、接尘人数不断减少,劳动强度不断降低,井下作业环境不断改善,煤矿职业危害程度不断降低,推动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新发展,努力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赵铁锤在讲话中,对广西自治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广西小型煤矿多、地质条件复杂的状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全国小型煤矿“三化”建设树立了榜样。百色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在煤矿强力推进“综采综掘一体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矿井管理标准化和融资方式多元化”,走出了一条安全、高效现代化的发展路子,全市煤矿由202处压减到目前的30处,产量提高43%,创造了值得推广的“百色经验”。
业内专家表示,有必要提高推行小煤矿机械化开采的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机械化开采是小煤矿的最终出路和必然选择。而对于相关机械设备制造商而言,这个市场很有潜力,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