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手段扩内需 中央强调实业致富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1-12-15 8:43:00  兰格钢铁
    昨日(12月14日),为期3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各方对明年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

    会议决定,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进,就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会议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比重上来;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重申“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对比最近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记者发现,明年的宏观调控思路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本次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一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四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会议指出,要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此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分析人士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预示明年将继续保持政策调控的灵活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今明两年宏观调控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两者之间的内涵还是有所差别的。

    张解释说,今年的货币政策从相对宽松到逐步收紧,主要是为应对流动性过剩而引起的通胀;而明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则侧重于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事实的确如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而今年11月,CPI首次回落至5%以内,通胀不再是宏观经济中最主要的矛盾。

    分析人士指出,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适度微调值得期待。而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暗示了这一点,明年要“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而去年的表述则是“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

    “显然,在信贷松紧的基调上,最高级别的会议表述出现了不同,这也是一种微调信号的确认。”一位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明年信贷增量将扩大至8万亿~8.5万亿元。同时在新的监管体制下,信贷合理增长需要流动性相对充裕,因此明年可能会有2~4次存准率下调。

    会议还要求,明年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比如,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投入;继续支持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宏观调控“稳”字当头

    在解读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多方人士不约而同地发现:一个“稳”字贯穿始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会议提出了“十八字”方针: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会议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评估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基于此,会议称,要继续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对于排在首位的“稳增长”,会议的解释说,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吕春杰认为,物价、结构和经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央提出经济发展的“三要素”,也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关注的3个最主要方向。目前最关键的是稳增长,因为从目前来看,明年上半年通胀的问题并不是很大。

    “外部环境扑朔迷离,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可能对中国的金融体系、进出口带来较大的冲击。”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牛犁说。

    他指出,2012年如果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能抵御外部冲击,还能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而国内形势看上去似乎更复杂,由于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涨,不少企业成本提高,加之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经营困难的状况。同时,地方政府从2008年底开始大量举债,目前正当集中还债时刻。一旦经济增速快速下行,地方政府将面临财政危机,金融机构同样也会承担较大的风险。此外,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民间借贷也亟须规范。

    这一问题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以充分体现,去年会议在处理经济、结构和物价三者关系时,更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今年则变成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

    吕春杰指出,“明年的金融风险还包括来自海外市场不确定性等。我们要防范金融市场的风险,还是要继续推进金融市场的建设,并且对一些新品种和新交易作有益尝试,这样有益于市场风险的化解。”

    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把房地产、医改、三农问题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会议指出,民生问题将继续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均被提及,这也意味着各级政府将在明年继续加大这些领域的投入,而整个财政支出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个别领域甚至有望取得突破。

    按照牛犁的观点,在医改的总体思路得到确定,国家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这一领域的改革或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安排4439亿元,同比增长近10%,近些年,我国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会议还强调,明年将加快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全科医生培养。

    在不少专家看来,“保民生”除对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之外,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就业。

    会议强调,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扶助,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与此同时,“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之一,也被认为是保证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房地产继续被纳入“民生”的范畴,这似乎意味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性有所改变。

    牛犁表示,在前几年投资投机需求泛滥、房价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楼市调控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商品房的“去投资化”,即让更多人买得起房,并用于自住。这也是房地产被纳入“民生”范畴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被削弱。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分析认为,保障房建设的加速,将继续使房地产投资维持较高增幅,并不会削弱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

    事实上,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把房地产纳入“民生”范畴,不少专家认为,国家更加强调房地产的民生属性。这也意味着,明年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向不会有大的改变。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多重手段扩内需 中央强调实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