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峡谷,茫茫戈壁,高速公路尤如一条横空出世的巨龙,升腾起亘古高原展翅飞翔的希望。
似一条伸向远方的哈达,承载着新青海开创美好未来的梦想。
2011年是青海公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过建设者们近三年的艰苦拼搏和紧张施工,青海省察尔汗至格尔木、共和至茶卡、湟源至西海3条高等级公路在2011年12月陆续建成投入运行,结束了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同时使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实际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100公里。
这一年,青海高等级公路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取得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这一年,标志着青海省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这一年,距青海省首条高速公路通车整10年。
挺进海西:开发柴达木
时光回眸到世纪之交的2000年,青海省首条高速公路--平西高速公路在春寒料峭中破土动工,翌年7月1日实现曹家堡飞机场至韵家口段建成通车,结束了青海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此后,青海省相继建成马平高速公路、西湟、湟倒一级公路、西塔、宁大、平阿高速公路、宁互一级公路及西宁西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东部较发达区域的高等级公路骨架,为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加大对藏区发展的支持力度,青海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高速公路建设的重心也逐步向西部转移。
柴达木盆地,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素有“聚宝盆”的美称。盆地内盐、硼、钾、镁、铅、锌、铬、锰及煤炭、石油、石棉等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86种,潜在经济价值约16.27万亿元,其中有8种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陆续对柴达木资源进行勘探开发。2005年10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更加快了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步伐。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省交通厅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支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依托丰富的项目储备,积极调整思路、谋篇布局,把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对全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基础带动作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地区,以提升路网服务水平助推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
如椽大笔勾画出青海西部公路建设的蓝图。
雄壮的建设号角声和轰轰作响的机械马达声,划破了旷古的沉寂。一时间,倒淌河至共和、共和至茶卡、茶卡至德令哈、德令哈至小柴旦湖、察尔汗至格尔木、当金山至大柴旦、大柴旦至察尔汗、湟源至西海共8条总投资超过160亿元、里程上千公路的高速公路在青海西部铺开战场,翰海戈壁处处可见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上万名建设者肩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和全省人民的重托,加班加点、紧张施工,为早日实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而忘我奋战。
管理创新:打造精品工程
从2001年实现“零的突破”到2011年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从局部成网到东西贯通、发挥规模效益,10年来,高速公路建设者在学习中不断成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去弊革新,开拓进取,积极采用国内领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推进了项目建设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共和至茶卡、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是西部高速公路中采取全幅新建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单位省高管局本着“质量创精品、管理精细化、安全无事故、环保有特色”的总体建设目标,大力开展“比质量安全、比建设工期、比技术创新、比科学管理、比文明施工、创和谐团队”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努力打造具有青海西部特色的高速公路示范工程。
首次在项目招标中采用了大标段管理新理念,使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与管理力量得到有效的整合,项目业主得以有序组织施工,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工效管理,也为施工企业创造规模效益创造了条件。
首次推行标段内混凝土“统一拌和、构件统一预制、统一运输”的“三统一”要求,实行机械化、工厂化作业。
首次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将安全专项费用列入其中,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办法,保证了安全投入,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了制度支撑。
首次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以样板工程示范和带动了全线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此外,按照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的要求,积极推行驻地建设标准统一,施工单位进场后根据沿线施工材料供应和交通等施工条件,按统一标准设置项目部驻地,项目部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一律统一上墙,岗位牌设置齐全。工程简介牌、施工场地布置牌、创优规划标识牌、廉政监督牌、安全生产警示牌、工程责任人标识牌均按标准尺寸统一制作。施工现场的周转材料、半成品材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堆放要求,做到了文明施工、和谐施工。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些看似普普通通却融汇于高速公路建设方方面面的管理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目前已完成的各项工程中,经质量检测一次性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科技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
青海省自然环境恶劣、地质地形条件复杂,高等级公路建设技术难度较大,面临许多全新的课题。建设者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大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工程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不仅提高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节约了建设资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道215线察尔汗盐湖至格尔木公路可以说是青海公路项目中新技术、新材料、新科技的集大成者。沿线大部分是盐渍土质,部分路段地表水丰富、地下水位高,沼泽地、水草地分布较广,如何解决了盐渍土地区路基稳定和桩基防腐蚀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建设者们采用了强夯置换施工工艺,保证了路基的安全稳定;对构造物两端及盐盖过渡段地基,首次采用砾石桩施工工艺,同时采用冲击碾压施工方法,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并在桥梁桩基施工中,首次尝试应用“袋装砼灌注桩技术”,将混凝土桩身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布袋包裹,隔绝盐渍土的腐蚀,提高了构造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填补了在盐渍土地区进行高速公路施工的空白。
共茶高速公路针对沿线水资源缺乏的实际,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物质量,引进了“新型混凝土节水保湿养生技术”,保湿效果长达8天以上,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500多万元。此外,该项目还积极采用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技术”、浆砌片石护坡拉运设备(爬山虎)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公路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创新,使一个又一个难关变成了奇迹。
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工程
车辆行驶在刚刚通车的共和至茶卡高速公路上,人们有一个突出的感受--这条路的路基比普通高速公路低了很多,感觉贴着地形在走,让人视野开阔,心情舒畅。这种“低路堤、缓边坡、宽中央分隔带、分离式路基”的设计理念已在青海省西部高速公路中广泛采用。
这种做法的第一个好处是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0.7--1.0米的路基高度,使高速公路平均造价由每公里2000多万元降低到1200多万元。其次是人性化呵护,共茶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取消了防撞护栏,取而代之的是从路面延伸而下的平缓边坡,如此设计不仅避免了路基沉降导致的公路病变,更重要的是,车辆一旦发生意外,可顺着缓坡滑出路面,尽可能地避免事故发生。同时,1:4或1:6的边坡,使公路与沿线地形、地貌和生态浑然一体,让人感觉路与周围的生态没有了生硬的隔阂。
人本理念还体现在共茶高速公路设计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每隔一段设置一处安全停车区,以方便产生疲劳的驾驶员或出现故障的车辆及时停靠。此外根据当地野生动物的分布,合理设置通道,方便野生动物的迁徙。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沿线牧民群众出行、放牧需求,共茶高速公路在原有通道、涵洞的基础上,还将增设和完善24座跨线桥,方便公路两侧牧民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路在设计和实施中避开了青海湖旅游区,保留109国道,有效保护了青海湖湿地资源,也有利于青海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为切实落实生态环保理念,项目办要求各参建单位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指南》和《文明施工手册》,将施工作业面严格控制在公路用地界内,坚决杜绝乱挖滥弃现象,尽量做到公路界外无施工痕迹。对清表的腐植土和植被集中堆放,待工程完工后进行植被恢复,有效保护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后记
察格、共茶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于促进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加强西宁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之间的联系交往,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尺竿头,青海的高速公路建设正高歌猛进。目前在建的茶卡至德令哈、德令哈至小柴旦湖、当金山至大柴旦、大柴旦至察尔汗4个项目已接近尾声。倒淌河至共和、湟中至贵德、阿岱至李家峡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2012年通车。玉树灾后重建项目--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和青海省首条6车道高速公路西宁南绕城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
根据青海省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青海高速公路规划》,“十二五”青海省交通发展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提高区域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通州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实现通州公路高速化,打通与四川、西藏、新疆高速公路通道,力争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
公路通,百业兴。1000公里钤印的是青海交通人改天换地的荣光,又是筑路人用智慧和汗水熔铸的一个新的起点。交通人正以宽广的发展胸怀支撑青海高原经济腾飞的翅膀,见证亘古高原的沧桑巨变。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