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19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1至11月,中央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4万亿元,同比增长22.6%;累计实现净利润8317.9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11月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净资产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尽管如此,上述数字却远不及往年“漂亮”。去年同期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34.7%和50.1%。这表明,今年1至11月份中央企业不仅营业收入增速降低了12.1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的降幅更高达46.5个百分点。
王勇解释说,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跌,成本刚性上升,通胀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震荡,信贷政策持续收紧,这些都对中央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些成绩是中央企业面对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经济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严峻的经营环境下,中央企业今年1至11月份上交税金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2个百分点,高于净利润增速21.2个百分点。”王勇表示。
“尽管经营总体上保持平稳,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上升,银根紧缩,国际市场不景气,都是造成央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降低的重要原因。”王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截止到11月末,107户中央企业应收账款达到1.6万亿元,库存3.5万亿元,其中产成品库存7000亿元,库存和应收账款两项合计为5.13亿元,占企业流动资产的46%。
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央企的投资也显得更谨慎。根据国资委提供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比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低4.5个百分点、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16.7个百分点。
尽管中央企业利润增速呈现逐月下滑,但是一个情况却值得注意,根据国资委统计数据,中央企业境外收入利润增幅却大大超过了3.6%这一数字。根据国资委初步统计,1至11月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营业收入3.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7%和28%;海外原油权益产量6604.3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176.3亿立方米,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279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19.8%和9.7%。“尽管央企境外投资仍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目前来看,一些中央企业确实加强了境外资产管理并有效降低了境外投资风险。”王勇说。
王勇告诉记者,种种迹象表明,明年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方面,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期,国际市场也将陷入低迷,这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市场萎缩、需求不足,我们将可能面临较长时间的出口低速增长。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偏见,通过各种措施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遏制,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特别是对中央企业“走出去”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受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过剩、粮食库存下降、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持久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处在产业链下游的传统制造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王勇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继续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加快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步伐,并探索推动中央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内部相近业务板块之间的联合重组上市,同时深化董事会试点,推动中央企业之间的战略重组。(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