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6日,首钢冷轧公司汽车板年产突破80万吨,提前15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这一成果,标志着首钢汽车板生产又跃上一个新台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冷轧公司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以坚定的信心、有效的措施和务实的行动,应对危机和挑战。通过深入开展对标挖潜,优化产品结构,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下大力气抓好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适应新变化,明确新思路,制定新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新成绩。
——产品产量再上新台阶。1—11月产品产量完成163.66万吨,同比增产5.32万吨,增长3.36%。按最高月产计算,酸轧线产能规模提升至年产200万吨水平,连退线具备了年产100万吨生产能力,镀锌线具备了年产80万吨生产能力,标志着冷轧公司整体生产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品种结构实现新突破。1—11月重点品种完成130.02万吨,占总量的79.44%,同比增产18.35万吨,增长16.43%。其中:汽车板产量75.04万吨,同比增产24.24万吨,增长47.72%,汽车板最高月产7.8万吨,具备了年产90万吨汽车板生产能力。连退线汽车板专线化水平实现75%以上,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镀锌汽车板开发快速推进,为增强冷轧公司产品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11月完成出口总量25.16万吨,同比增加8.44万吨,增长50.48%,为拓展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产品开发取得新进展。1-11月共计完成49个新钢种试制开发,其中包括高强汽车板、镀锌汽车板等新产品试制与市场开发。重点开发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汽车、北京现代、神龙汽车、郑州日产等合资品牌客户。今年10月份,首钢冷轧公司顺利通过了北京奔驰的工厂认证;初步与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东风日产、重庆铃木达成了产品认证意向,打开了向高端汽车板用钢的供货渠道,为产品档次不断向高端市场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技经指标打出新水平。在产能快速攀升、产品结构大幅调整、新产品开发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各部门、各作业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一体化质量管控体系要求,完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管控体系,把冷轧质量管理延伸到上游工序质量控制的相关环节,提出了减少要料宽度、减少原料粗晶、麻点和轧向条纹等方面的原料改进建议,为提高成材率与合格率发挥了积极作用。1-11月,综合成材率完成95.79%,同比提高0.32%;带出品率完成3.13%,同比降低1%;日作业率完成83.45%,同比提高7.45%;部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入国内同行业前三名。
——强化科研与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技术新突破。各单位、各部门充分发挥团队精神,针对制约产线生产、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进行重点攻关,2011年科技攻关项目立项39项,截止到11月底,项目评审通过33项,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累计为冷轧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682万元;通过实施一期六西格玛项目,12个改善项目和1个精益项目均按时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产生经济效益2829.4万元,并解决了酸轧线的勒辊问题、延长了平整机中间辊使用周期等一批技术瓶颈问题,为冷轧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质量管控取得新进展,开创质量管理新局面。为更好地实现质量全过程管控,冷轧公司通过加强工序失效模式的预测及管控,改进对每个工序的控制手段。截至目前,识别失效模式244个,并对每个失效模式的失效原因提出系统识别,计算出风险顺序数,提出改进建议。冷轧公司还不断强化信息化建设,先后上线了在线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在线质量判定系统,在线质量判定查询系统,产品综合查询系统。到目前为止,表检系统数据库基本成型,3条机组表检系统共收集缺陷60多类,合计6000多张图片,初步具备了缺陷识别能力,准确度达到80%以上。在线质量判定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共计发现和解决系统问题170项,建议优化规则20项,在线质量判定系统自动判定的钢卷过程工艺参数合格率基本达到70%以上,系统反应速度实现10秒以内。
2011年,冷轧公司共计申报质量改进项目24个,已经完成项目22个,项目的实际改进效果为冷轧公司创造了大量的效益。2011年11月份,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的“金杯奖”评选活动中,冷轧公司共有三种牌号产品SPCC、DC01、DX51D+Z/ZF获得了2011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认定“金杯奖”荣誉证书,实现了首钢冷轧公司行业内名优产品的零突破。(来源:首钢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