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被疑泄露个人信息 客户资料几乎透明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10 8:45:44  兰格钢铁
    你有没有被各类垃圾信息、推销电话“轰炸”的经历?推销房子的,推销汽车的,推销保险的,推销母婴用品的……甚至有的推销员连你的准确姓名、家庭住址、存款信息都一清二楚,言语之中还透着一股“老相识”的味道。

    近期,关于个人资料泄密的话题从互联网行业蔓延至金融领域,有网友爆料称,国内多家银行的用户数据已经泄露,其中交通银行7000万,民生银行3500万。

    不过事后,三大银行均集体否认,中国银行业协会也出面澄清称,该网传信息严重失实,信息不是来自银行数据库,同时表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打交道,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掌握着大量客户的个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客户的经济实力。那么,社会上流传的大量个人信息,有没有可能从银行外泄?

    名词解释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该罪是指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爆料声音

    “咨询公司转卖客户资料”

    刘先生(曾从事北京某楼盘广告销售):两年前我开始做楼盘广告销售,刚入行时没有资源,经同事介绍,从咨询公司买了一批客户资料。第一批到手的数据相当丰富,某金融机构VIP客户的详细资料一览无余,包括用户名字、座机、移动电话、联系地址,甚至连银行账号和身份证都一应俱全。这一批名单上共有9674个用户。有了这些数据后,推销工作算是有了方向。此后陆续又买过几次资料,包括银行信用卡用户、银行VIP用户、通信公司金卡会员……每一批数据包的用户数量都在几千人左右。

    据我了解,咨询公司可能从金融机构内部员工那里获得这些资料,然后再转手将资料卖出去。这些资料往往在市场上多次倒卖,基本上房屋中介都有渠道拿到各种资料。咨询公司从银行内部拿资料,好像是每1000名VIP客户2000元,也就是说一条信息2块钱,普通客户每个0.2元。但他们转手卖的时候,每个VIP客户的信息就涨到10元了。只要给钱,什么信息都能买到。

    买卖用户信息的事,公司是知道的,但从来不管,只要员工出业绩,公司根本不管员工用了什么手段。这是行业里的普遍做法。

    律师观点

    “相关法律配套还需完备”

    刘永斌(盈科律师所律师):2009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了立法。明确规定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三项罪名,这一规定为打击倒卖个人信息产业链提供了法律利器。

    但是,目前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备,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未出台,司法实践中准确理解和认定此罪仍有难度。

    作为新罪名,出售、非法提供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在法律和实践层面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

    例如,如何界定“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尺度如何把握,都需要法律进一步加以明确。

    立法单一、执行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都导致买卖用户信息的现状没有得到改变。

    此外,除司法打击外,金融、电信等相关单位也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加大内部惩处力度,从源头上把好关,才是杜绝个人信息泄露的治本之策。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多家银行被疑泄露个人信息 客户资料几乎透明
  • 沪上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又降回到基准利率
  • 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松绑 部分客户能打九折
  • 多家银行前三季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3成
  • 多家银行出台新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 多家银行专项金融债获准发行
  • 多家银行专项金融债获准发行
  • 信贷额度趋紧 多家银行已上调多项贷款利率
  • 沪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10%
  • 沪多家银行上浮首套房利率 放款都要“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