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率先全面禁止使用石棉的国家开始陆续要求在其港口和近海作业的船舶和海上设施必须全面停止使用石棉,并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来赋予港口国海关等主管机关登船调查的权力,有的国家还专门列支了政府预算,每年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到港的国际商船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出石棉,将立即对船舶运营商采取禁止进港、现场整改、罚款甚至船舶滞留等处罚措施。迫于这些压力,船东对新船石棉问题日益重视。无论是在新造船舶交付前被发现含有石棉,还是船舶在港口国被检查出含有石棉,船厂都将面临船东的追责和处罚。但是,当前仍有相当多的新造船舶含有石棉,是不是因为船厂不顾风险贸然使用石棉呢?记者调查发现,事实上船厂主观上极少有直接使用石棉的行为,石棉主要存在于船舶配套产品和材料中。换言之,船厂很多时候是在替船配企业“背黑锅”。
江苏省一家国有骨干造船企业不久前遭遇了这样一次惨痛的经历:在交付1艘新船时,船东要求该船厂签署无石棉材料声明,由于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确实不存在使用石棉的主观行为,急于交船的船厂在未聘请专业石棉检测机构检侧的情况下签署了该声明。结果,该船在运营过程中被检查出船上含有石棉并被滞留,最终,船东以无石棉材料声明为证据向船厂进行索赔,给该船厂造成了高达1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一事例说明,船厂虽是出具船舶无石棉声明的责任主体,但实际上却成为夹在船东与船配企业之间的被动受害者。
从国际海事组织发布的《船舶有害物质清单制定导则》看,其列出的可能含有石棉的船舶部件和材料包括船舶螺旋桨轴、柴油机、辅机、涡轮发动机、蒸汽涡轮、锅炉、液舱、阀件、管线、导管等,这再次表明,船上出现石棉的关键原因在船舶配套产品上,要防止石棉的出现也应重点从这一环节着手。那么,导致船配产品含有石棉的原因又是什么?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有部分船配企业“无知”的原因,根本不知道船舶石棉禁令,也有部分船配企业不诚信的原因。首先,国内对石棉(温石棉)的检测主要是出于合法生产和利用的目的,而非像国外那样出于职业安全、卫生的考虑,因此,石棉在很多行业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据了解,2010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棉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石棉消费国。事实上,船配企业对船舶石棉禁令的认知不足也反映出当前国内使用石棉的大环境,船配企业在生产时习惯性地使用含石棉材料。
其次,船配企业不诚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据介绍,有1艘新造船舶虽然具有法定证书和无石棉材料声明,但在检查中被发现其船舶管系中有5000多个垫片含有石棉,致使船厂在看似很小的配套产品上“栽跟头”。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船舶石棉专家向记者介绍,一家配套企业曾频繁送来产品样品要求检测,直到样品不再被发现有石棉成分为止,不过,其目的并非是为了更换原材料和改进生产工艺,以试制无石棉产品,而是为了拿到合格的检测报告,以便符合船厂的招标要求。由此可见,船厂不能只凭下游企业出具的无石棉检测报告,就相信其产品能够全部符合无石棉的要求。船厂在采购时必须严加把关,否财,一旦遇到不讲诚信的船配企业,船厂手中的无石棉材料声明将没有实质意义。
华测船舶石棉专家认为,当前船厂面临国际和国内两个不同的宏观要求:国内可以合法使用石棉,国际船界则要求全面禁止使用石棉。这就意味着国内造船企业无法从政府处获得政策法规、标准、行政监督等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不能依靠传统模式进行质量管控。因此,专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船级社以及船配企业应积极行动起来,推动船配行业严格做好石棉原材料检测和无石棉认证工作,把好供应链的质量关,防止船配企业或造船企业使用或误用含石棉材料。此外,应当强调的是,诚信是供应商与用户相互合作的基础,这将带来整个产业链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使船舶符合国际公约的要求,为此,船配企业应加强诚信自律,自觉建立自我监督和第三方检测机制;船厂作为出具无石棉声明的责任主体,也应积极行动,严格把控配套产品和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外包等环节的质量。
(来源:中国船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