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报道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几乎是每个长假前投资者都要面临的抉择。“伤不起”与“看不懂”成为兔尾A股的主旋律,而在年底A股看似“甜蜜蜜”的行情中,却也难掩投资者“持股心慌慌”的熊市后遗症。不过,风险与收益相生相伴,行情也往往在犹豫中上涨,兔尾A股波动的加剧实质上是多空双方的泾渭分明。从当前的市场运行风格来看,资金的风险偏好已初具攻击性,此时持币过节虽然看似稳妥,但节后踏空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大,一旦节后市场好转而选择追高则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执政策利剑 多方“粮草先行”
本轮反弹始于1月6日,当时中央召开金融工作会议,而温家宝总理“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直接催发了大盘在隔周的周一与周二连续收出两根放量长阳。同时,2011年12月M1与M2数据触底反弹,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拐点已现的预期,反映到市场中,对流动性变化最为敏感的煤炭与有色金属板块成为了领涨主力,并贯穿始终。
总体来看,多方本次发动“兔尾”反攻的源动力来自于政策面对股市的暖风频吹,而流动性重归充裕的预期则为市场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投资路径:追寻前期超跌的低估值周期股。
一方面,从管理层的角度来看,温总理“提振股市信心”的讲话令市场吞下了一颗定心丸。事实上,此前管理层对股市的扶持政策与讲话已经相继出台,但由于市场信心已极度脆弱,故显得杯水车薪,因而难以扭转市场下行的格局。但在沪深两市超跌个股遍地、整体估值已创历史新低的情况下,来自高层的表态无疑奠定了市场的“政策底”。此后,证监会关于加速推进养老金入市的表态,也印证了管理层对当前A股价值的认可。
另一方面,2011年12月份M1与M2同比增速均较11月份触底反弹,其中M2更是从11月份的12.70%显著反弹至12月份的13.60%。与此同时,12月份新增信贷大幅超预期,表明12月初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已经开始对市场流动性产生正面影响。而近期央行大量实施14天逆回购,令节前资金紧张的局面得到了部分的缓解,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回落,其中隔夜、7天以及14天品种利率均回落至7%以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央行节前更多采取14天逆回购的方式释放流动性,因此节后银行间市场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回流压力,届时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极大,预计时点最晚将在1月底,而一旦存准率第二次下调,市场对流动性充裕的预期将会显著增强。除此之外,近期有消息称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一季度将开始投资,而相关部门正在积极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可以想见,一旦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现有机构投资者响应证监会的号召而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那么困扰股市多年的供求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问题在于,如果上述长期资金选择入市,那么什么品种又将最为受益呢?根据管理层的精神,长期资金由于其体量大,操作频率不应过高,因此具备分红能力强、估值水平低、业绩增长稳定的权重股将是首要选择,而目前符合上述条件的品种又主要聚集在周期板块内部。因此,部分较为敏感的场内资金率先开始布局低估值周期类品种,并成为了推动本轮反弹的多头主力。
不过,由于场内存量资金相对有限,而增量资金入场预期虽强,但受制于审批流程,难以一步到位,因此部分场内资金为抢筹低估值周期股而不计代价地抛弃手中的非周期题材股,这样就形成了近期市场鲜明的“二八”格局:低估值周期股大幅上涨,而结构性估值较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大幅杀跌,同时2011年表现较好的非周期白马股大幅补跌。资金大量从创业板、中小板以及非周期品种流出,进入低估值周期板块。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当指数大幅上涨时,有色金属与煤炭等强周期板块大幅领跑各行业;在指数调整时,强周期行业调整幅度相对较小,甚至拒绝调整,而创业板与中小板个股则大幅杀跌。这正是部分场内“聪明钱”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的结果。
尊重基本面 空方“以气御剑”
相较于多方的咄咄逼人,空方的“底气”看似更足,而经济基本面的不景气可以说是空军的“定海神针”。
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在2012年的下行趋势已难以扭转。2011年我国GDP增速为9.2%,呈现逐季下滑的态势,尽管2011年12月份工业增加值略超预期,但众多权威机构均认为我国2012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其中中科院认为我国2012年的GDP增速在8.5%,而世界银行的判断是在8.4%左右。如果上述预测成立,则意味着我国经济2012年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而受制于相对较高的通胀水平,国内货币政策不具备大幅放松的条件,因此在经济远未见底而政策转向力度有限的情况下,寄希望于股市出现反转显然不切实际。
另一方面,欧债危机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特别是在长假期间,外围股市的波动或将成为节后A股表现的指南针。近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2012年世界经济的最大风险仍来自于欧元区,一旦欧洲金融市场全面冻结,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融资枯竭和全球状况的急剧恶化。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惠誉、标普在内的国际评级机构近日表示,预计希腊将于今年3月发生违约,而当前希腊政府与私营部门债权人关于债务减记的谈判陷入僵局,同时IMF、欧盟、欧央行对希腊的审查结果可能为负面。显然在欧债危机这颗定时炸弹远未解除之时,贸然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将承受更大的风险。因此,对稳健型投资者而言,选择持币观望或持有固定收益类资产不失为上策,虽然可能错过阶段性反弹所带来的超额收益,至少可以规避股市大幅波动可能造成的资产损失。
以攻代守 市场风格倒向周期
在多空双方激烈的博弈之下,近期A股波动显著加剧。在经过了18日个股的大幅杀跌后,19日上证综指再次反弹29.69点,基本收复了18日的失地。
从19日沪深两市的表现来看,个股呈现普涨局面,不过周期类品种整体表现仍然相对强势。分行业来看,中信一级行业中的有色金属、非银行金融指数分别上涨了3.40%与3.14%,涨幅居前,而房地产、钢铁、汽车、银行等周期性板块也均有不错表现。
回顾近期沪深两市的表现,大幅的上涨与剧烈的回调几乎已成为常态。从1月6日至今,上证综指已累计上涨6.87%,累计涨幅超过30%的个股比比皆是,但对一般投资者而言,“谨慎”与“犹豫”仍是主流情绪,在经过了2011年一次又一次的“抄底”与“被套”之后,“熊市不言底”已成为了最为“明哲保身”的观点。正是在这种犹豫的市场氛围内,多方正在一步步地收复失地。即使从近期市场行业板块的轮动方式来看,也能清晰地观察到多方资金正从“防御模式”切换至“进攻模式”。
一般而言,当市场内非周期防御性品种,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商业贸易等板块显著跑赢有色、煤炭、建材等周期类品种时,市场内部不存在出现系统性机会的可能,因为此时资金由于对经济前景预期较为悲观,心态趋于防御;而当市场内周期股表现大幅超越非周期股时,则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趋于乐观化。这或者源于流动性转暖的预期,或者源于经济可能即将见底的预期。
近期在有色、煤炭等主线板块的支撑下,建材、非银行金融、交运设备等周期板块均有不俗表现,充分体现了周期板块的轮动效应,而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在逐渐积聚。在此背景下,短期市场风格转向周期股,资金风险偏好增强已成事实。预计这一反弹周期将不会因长假而夭折,期间外围市场的波动或会对A股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喧宾夺主”。
短期来看,持股虽“心慌”,但若就此错过“甜蜜蜜”的春节行情岂不可惜。而中期来看,国内经济增速2012年继续放缓恐难以避免,由流动性放松预期推动的行情至多定义为反弹,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反转仍需关注“经济底”的何时出现,因此,投资者在博弈本轮超跌反弹的过程中也应保持一份清醒。总体而言,2012年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投资者或可把握住不同阶段的结构性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