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炼铁厂一大型高炉开炉以来,由于铁道线的限制,高炉一直采用“3+1”鱼雷罐配罐模式,即三个受铁罐及一个过渡罐。随着高炉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日产生铁由原来的一万吨提高到一万一千吨。“3+1”鱼雷罐配罐模式出现短板,前两个铁罐装载量较满总重达600吨以上,而后两个铁罐因为安全需要仅能装入520吨左右。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影响到炼钢工序的脱硫作业,并增加了翻罐量和机车运力。同时,又不利于高炉渣铁的及时排放,影响炉前的出铁安全,炉况的稳定也得不到保障。
为了解决这一“高产的烦恼”,该高炉从铁口的维护入手,狠抓铁口的维护质量,优化炉前铁口泥套的维护制度,确保铁口泥套完整,杜绝导致拉风堵口等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在鱼雷罐的装载管理方面严格控制装载量,出台新规定规范岗位人员的鱼雷罐受铁操作,每个铁罐要求装载量在570吨左右,保证鱼雷罐合格的装载率,满足炼钢需要。还建立了炉内岗位对磅秤的监管制度,对每罐铁水的现场称量与过磅后的实际重量进行对比,发现磅秤计量偏移立即联系维护人员进行校正处理,为炉前鱼雷罐的精确受铁提供保障。同时,去年11月份开始调整配罐方式,确定了“3+2”的鱼雷罐配罐模式,这套方案的优点为每次出铁罐数依然为四个,不影响运输调配的效率,但由于有第五个鱼雷罐作为备用,安全上有了保障,三、四罐位可以放至上限,大大提升了每次出铁总量。运行2个多月来,高炉鱼雷罐装载量基本保持在570吨左右,鱼雷罐合格装载率由50%大幅度提高到90%,基本上杜绝了装载超标和不够量的情况出现,为炼钢工序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为及时出尽渣铁提供了基础,确保了炉况的稳定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