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描写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来说尤为贴切。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产量由200万辆增加到18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超过1000万辆,超过美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而刚刚过去的2011年,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又是格外“受伤”的一年。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全年累计实现销量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
2011年已然成为历史,2012年自主品牌的前景备受关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自主品牌已经到了“危情时刻”,必须通过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策略转变,来实现自身的焕新和蜕变,谋求高端化发展之路。
重拾辉煌“北京”&“上海”联袂复出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2011年的沉淀和蓄势,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寻找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新年伊始,“上海”品牌便出现在最新批次国家新车公告上,这不仅表明“上海”牌将借助上汽推出新一代荣威高端车型正式复活,也标志着自主品牌打响了冲击中高端市场的第一枪。
众所周知,诞生于1958年的“上海”牌轿车,是一个里程碑式产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牌与“北京”牌两大产品系列并驾齐驱,一度成为国人心目中轿车的代名词。可惜,1991年为了给合资企业上海大众让路,上海牌轿车就此停产,退出了历史舞台。
此后,上汽集团推出新一代家用轿车荣威。与此同时,业界对于复兴“上海”牌的呼声也一直从未停止过。随着今年以来政府和社会舆论对于自主品牌的扶持和关注,“上海”牌又迎来复兴的机遇。据了解,在今年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上汽将推出新一代荣威旗舰车型,并采用“上海”和“荣威”双品牌策略。
无独有偶,北汽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外宣布“北京”牌将重出江湖。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海洋日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北京”将成为北京汽车轿车伞品牌名称。其中,北京汽车首款轿车已正式命名为“北京汽车E系列”,并根据发动机1.5L、1.3L不同的排量,分别定名为北京汽车E150和北京汽车E130。
与“上海”牌相类似,“北京”也是一个拥有厚重历史感的品牌。从1958年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轿车到风靡全国20多年的“北京212”,“北京”作为一个品牌的历史从未中断过,也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为数不多的拥有超过50年历史的经典品牌。
“北京汽车作为北京市的龙头企业,本身就是北京工业的一张名片,以'北京’命名实至名归。”董海洋表示,“北京”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符号,历久而弥新,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很高的认可度,北京汽车以“北京”命名也符合国际化的发展需求。
彰显信心自主品牌剑指高端市场
一个来自“皇城脚下”,一个身处“十里洋场”,北汽和上汽这两大车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然在新年伊始,双方均不约而同地推出以各自地域为名称的自主品牌,上演了一出京沪“双城记”,业界对此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北京”、“上海”等品牌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陈旧与落后的产品形象,与其各自主打时尚动感的车型定位不符。而且“北京”、“上海”作为商标和品牌名称,带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利于其在全国市场推广。此外,国际上的主流汽车品牌鲜有用地名来命名的。
也有人表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北京”和“上海”的内涵及形象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自主品牌采用地域命名品牌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品牌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彰显出其打造高端形象的信心和决心。
以“北京”牌为例,资深汽车评论员吴迎秋就曾指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国际化的大都市,自2008年奥运会后便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符号,因此“北京”牌不仅符合北汽自主品牌“国际化”的定位,而且会让人产生“中国汽车、北京制造”的牢固联想,甚至可能对品牌未来走向海外产生助力。
事实上,国际上采用地域命名的车企也有成功先例,如庞蒂克、菲亚特都是用地名命名的品牌。而且,不采用地名来命名品牌并非“金科玉律”,即便国际上不太常见,中国也依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命名,这是中国汽车人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体现。
在笔者看来,以“北京”命名轿车伞品牌,只是北京汽车向上突围的第一步。北京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发力中高端早有征兆。在2011年的全球汽车论坛上,北汽掌门人徐和谊就喊出“高举高打走中高端路线”的决绝之音。
当前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十年前消费者所追求的仅仅是“有一辆车”,现如今追求的是一种品质。这不仅包括先进的技术、时尚的设计和卓越的品质,同时还包括差异化的品牌形象,这些都是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根本。京沪“双城记”的上演看似是一种偶然,实则是其差异化营销的一种必然。“上海”和“北京”两个品牌的强势复出,不仅是辉煌的延续和传承,更体现出其打造高端自主的底气,是一种完美救赎,一次伟大复兴。
(中国汽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