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家电企业最难过的一年,“家电寒冬”这个提法被认为是对大环境的形象描述。
业内专家指出,之所以不看好今年的市场,主要是因为需求下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到期,还有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家电企业已经感觉到了阵阵寒意。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1月,冰箱市场销售累计仅同比增长3.54%,空调市场则同比下滑3.79%。
家电行业大环境不佳,整个市场开始从“过山车”的顶端走向下滑,中小企业的抗寒能力一度引发热议。
面对下滑中小企业态度乐观
宁波曾是家电下乡中标企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受惠于政策的利好,慈溪新浦镇的一些中标企业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在09年外贸订单不断减少的背景下,能搭上家电下乡的顺风车成为挽救企业的一根救命稻草。
如今,政策退出,外部压力增大,连美的都“瘦身过冬”了,中小企业还能顺风顺水吗?不过,据慧聪家电网了解,宁波不少中小企业对待市场下滑的态度要远比大企业乐观。
“行业现状已是有目共睹,但说到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需要区别理解。”宁波宝洁电器李军卫总经理向慧聪家电网表示。
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的下滑幅度是有限的。在李军卫看来,中小型企业产量基数本来就不高,以洗衣机量产100万台为例,下滑20%,也仅有20万台而已,通过其他途径找回缺口并不难。
李军卫说,“我们的出口量在提升,也在陆续为长虹、创维等大企业做OEM,过去企业可能要加班加点,现在可以正常生产就能完成任务。寒冬之季,企业还可借机苦练基本功,为开拓新的空白市场做足准备工作。”
虽然媒体纷纷指出,政策退市势必让今年的市场竞争愈加残酷,但慧聪家电网了解到,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像媒体描述的那么悲观。
“家电下乡政策到期,受影响的不是单个企业,而是整个行业企业。”浙江创菱电器岑建锋总经理告诉笔者。他认为,政策支持的结束,也提示家电企业,到了品牌整合的时候了。
自09年起,市场被放大,中小企业囿于产能不高,受益幅度其实有限,而如今市场开始周期性收缩时,中小企业亦因自身体积小,承受的压力反而不大。
相反,对于习惯了政府补贴的经销商和消费者而言,因为政策退出,的确需要时间去适应和调整。
求发展中小企业出路明朗
虽然业内普遍认为,经过这轮洗牌后,相信市场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但也不能排除一些中小企业会淡出甚至倒闭。
政策驱动,挽救了一大批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一旦脱离了政策的扶持,对一些企业而言会比较痛苦。
因为这些小企业不仅仅是得益于政策的利好,还是靠城乡结合部这种边缘地区支撑起来的。
全球环境不好,大企业会从“做蛋糕”变成“抢蛋糕”,凭借强大的资源匹配、渠道、品牌的优势,大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小企业出路较小,容易出现关门。
产经评论家洪仕斌认为,家电行业应该从之前的营销驱动、渠道驱动、政策驱动,回归到品牌驱动,切实把品牌做好,通过产品驱动,提高技术,通过客户驱动,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深挖产品价值链,这才是一种合理的驱动模式。
另据了解,家电下乡自07年试点至今已达5年,对中小企业而言,吸引力已经不大,不少企业早就陆续开始谋求转型。
据李军卫透露,“江浙一代,生产冰箱的企业已经从50多家下降到目前的10多家。”因为相对于洗衣机而言,冰箱的投入较大,没有强劲的需求做支撑,企业就不得不砍掉这一业务。
面对行业不景气的现状,中小企业的出路反而异常明朗。“术业有专攻”应该是中小企业应对危机的法宝。在政策支持退出前,宁波一带的小企业就已经意识到,大企业可以继续玩“噱头”,但小企业必须要真刀真枪的干下去。
宁波一家生产洗衣机的小企业主表示,如果坚持做通俗的产品,还是没有前途,小企业在品牌上没法和大企业竞争,但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占据市场一席之地,让大家知道这个品牌能做这个产品。
洪仕斌建议中小企业,不应盲目追求大而强,可以专做整机某一部件,或坚持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同时,应尽快建立轻资产的销售网络,借助电子商务寻求销售捷径。
借自身优势开启差异化经营
“小而专”是中小企业的重要特点,凭借自身的优势,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抗争过程中也并非身无长物。
首先,中小企业的定位十分明确,企业开发的产品针对哪类人群,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清晰可见。以创菱电器为例,其洗衣机产品主要针对北方市场。新的一年,家电下乡政策到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影响,企业仍坚持既有的战略和产品线,同时对洗衣机、冰箱等部分产品进行技术创新,通过产品升级带动赢利。
创菱电器岑建锋介绍说,通过家电下乡,一些二三线品牌凭借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农村消费者的认可,这为企业今后开拓农村市场奠定了基础,利于产品的销售。
家电资深专家罗清启也表示,政策驱动带来的最大好处,不是产品销量的提升,而是家电企业完善了在三、四级市场的布局,这对今后进一步撬动农村消费,作用不可估量。
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反应快”和“制造成本低”。在未来家电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这两点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尤其是在中端产品的流通环节,中小企业或许能背水一战。
岑建锋举例说,大企业给商家的利润空间是固定的,比如美的给商家的利润就是200,而中小企业却可以把商家的利润拉高到500,更为商家利益着想。
他认为,消费者对中端产品的价格并不敏感,反而是经销商对此十分在意。
“中小企业都比较灵活,做决定快,掉头也快,大企业往往受制于年初制定的战略规划,根本没办法根据市场灵活调整。”岑建锋说。
中小企业要么是走自主品牌之路,要么依附于大企业做OEM,这是两条最常规的套路,前者是最艰难也是最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道路。在家电行业整体低迷的时期,不少中小企业正在潜滋暗长,在变革和调整中寻求新的增长动力。
(慧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