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杯”第五届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奖获得者风采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3-26 10:22:32  兰格钢铁
    2011年12月,“中国铝业杯”第五届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奖获得者通过了专家评审会评审。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获奖者给予了表彰。

    为了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加速培养大批具有优秀品质和高超技艺的技术工人,大力宣传优秀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的先进事迹,表彰为企业、为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技能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7号令颁布的《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精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决定自2003年起,每两年开展一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和技能大奖获得者评选表彰活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成立评选表彰活动领导小组,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合署办公)具体组织实施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5届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出223名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50名(每届10名)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

    丁晓亮,1973年6月17日出生,1996年10月到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现任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二厂电解工程师。从事铝电解工作17年以来,丁晓亮同志不骄不躁,虚心学习,潜心工作,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为公司在开发、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事铝电解工作以来,丁晓亮同志阅读了国内外大量关于铝冶炼的专业书籍及科技文献,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记录了十多本;作为一线职工,他深深地知道操作质量的重要性,为了熟练铝电解的操作,他主动要求从最艰苦的捞块岗位开始学习,工作服、手套、安全帽烤坏不计其数,终于,他熟练掌握了铝电解岗位的所有操作技术,从一名普通的铝电解工人迅速成长为铝电解方面的行家里手。

    2005年~2009年,他参与的《缩短电解槽电压摆时间》、《提高Al99.85品级率》、《降低阳极效应系数》等QC成果均取得了好成绩,并被评为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为企业创效500多万元,充分体现了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

    马玉萍自1991年在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化验分析工作,先后承担过中间物料、外购金属原料、成品分析及海绵钛分析等工作,她曾多次参与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和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与修订工作。十多年来,她历任物料组、原料组、综合组等班组的班组长,在任期间,她善于团结,精于组织,带领班组成员不断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化验分析任务,所在班组多次获得金川公司各种荣誉称号。个人也连续取得了多项优秀业绩和一连串的荣誉。

    马玉萍对待工作热情执着、刻苦钻研、一丝不苟。从进厂的第一天开始,她勤学苦练分析操作技能,孜孜不倦学习理论知识,很快就在化验分析岗位上脱颖而出。多次代表金川公司参加比赛;多次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她负责修制定的国家标准《草酸钴中氯离子分析方法》,获得了有色标委会三等奖;参与修制定了行业标准《硫化钴精矿》中钴分析方法;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高钛渣、金红石》中二氧化钛、铁、锰、硅、磷、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以及ICP测定铬、钒、锰、磷、钙、镁的工作;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钛铁矿》中二氧化钛、铁、硅、磷、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的分析测定工作;参与了有色行业标准《高镍锍》分析标准的修订;参与起草了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钢样中的高含量钴电位滴定法》的工作;参与了外购原料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完善。

    刘国安,1968年10月出生,1987年分配在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铅冶炼厂(原株洲冶炼厂铅粗炼分厂)烧结工段工作,1994年至今担任烧结工段甲班班长。从业24年来,刘国安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勤学理论知识,苦练操作技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勤与汗水,积极参与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在企业面临金融危机困难时刻,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数千万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国安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总结的“配料操作法”、“高温焙烧法”两套先进操作法的实施和推广,为铅系统搭配处理锌系统渣料处理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梅花香自苦寒来,24年的辛勤耕耘,刘国安终于由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人成长为粗铅生产的排头兵,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刘国安所带的班组多次获得公司“模范班组”、“先进班组”、“模范职工小家”和分厂“明星班组”等荣誉称号;2004年晋升为烧结焙烧技师;2007年晋升为烧结焙烧高级技师;2005荣获“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铝业杯’第五届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奖获得者”称号。

    吴绍志,40岁,中共党员,现任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动力厂供电检修车间主任。

    电解铝生产设备大型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包铝400千安电解系列投入生产,使包铝跨入了这一领域,而恒流控制技术就是实现在这一领域中供电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核心技术。尽管包铝供电稳流技术在同行业技术领先,但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超越,难度仍然很大。吴绍志在工作中倾注极大的精力,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对于供电整流前沿技术的掌握,与其他技术人员一道,投入到这项新技术的研发工作中。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吴绍志大胆构想、创新思维,严谨求证、反复试验,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失败磋磨,终于突破难题,使供电整流技术迈上了一个重要台阶,包铝从此掌握了大功率高精度数字稳流控制技术。

    杜清松,1971年5月19日出生,1991年参加工作,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焙烧车间焊工高级技师。

    在20年的工作中,杜清松同志谱写了一曲当代产业工人自学成才、执著追求的乐章。他先后自学了《焊接技术》、《气焊和切割》、《焊工工艺》和《锅炉压力容器焊接技术》等大量专业技术书籍,经常在业余时间用废料练习技术和检验各种钢材的可焊性,并在每次焊接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通过他不懈的努力和学习,先后掌握了带压焊补、铸铁冷焊、异种结构焊接等高难度技术,摸索出了用低氢型焊条(507)代替价格昂贵的特种纯镍焊条(铸308)的焊接方法和紫铜焊接法等新技术、新工艺。几年来,他向车间提出了多条合理化建议,并参与流态化冷却器、锅炉循环泵软化水及冷却水塔等多项改造。对于自己的技术知识,杜清松从不保守,处处为企业着想,每到一处他边操作、边讲解,毫无保留地向身边的同事传授技艺。在他的影响下,身边的职工也形成了学技术、练技能的浓厚氛围。

    汪建民,1978年6月出生于甘肃省宕昌县,1998年6月毕业于甘肃冶金工业学校冶炼专业,2009年1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1998年7月进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第二电解厂工作至今。200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轻金属冶炼工程师,现为青海分公司第二电解厂四车间二工区工区长,第二电解厂区域工程师。他较为全面地掌握了铝电解的生产技术,是铝电解方面的能工巧匠和日常管理中的行家里手。工作14年来,先后培养了十多名优秀的班组长。

    从2000年开始,汪建民历任车间大组长、班长、工区长等职务,在他的率先垂范下,他负责管理的工区,每年原铝生产的数量均超产在50吨以上,与分公司下达的计划指标相比,每年多创造效益达100多万元,在第二电解厂8个工区中名列前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参加工作以来,汪建民积极参与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包括智能模糊控制技术的升级、焦粒焙烧实验、电解槽160千安扩容到180千安的改造、阳极保护炭环试验、电解槽低无效应生产、低氧化铝浓度试验、较低电解温度生产技术及新型结构电解槽工业应用等技术革新试验都获得了成功,并在中铝青海分公司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赵雨厚,1975年出生,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特材公司挤压车间5000吨水压机甲班主操作手,高级技师。1995年,东轻技校毕业,赵雨厚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在平凡的挤压工岗位,一干就是十多年,如今37岁的他早已从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学徒工成长为一个勇于思索、勇于创新的知识型产业工人。

    十多年来,赵雨厚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很快就在班组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机组的生产主力和技术骨干,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认可。在生产操作中,对于每一种合金、每一个规格产品的生产过程,他都要仔细研究,细心琢磨,尤其是在新产品试制的过程中,更是从头至尾,做好跟踪,出现问题,及时同班组成员及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深入研究,查找原因,不放过每一道工序和生产环节,直至解决问题为止。

    赵新京,1974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参加工作,技师职业资格,目前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渑池矿破碎车间从事挖掘机司机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露天采矿设备的操作,现在主要担负渑池矿破碎车间的倒矿工作。

    赵新京长年身处生产一线,十几年如一日,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从刚开始的老式挖掘机,到后来的卡特、沃尔沃等先进挖掘设备,他都能通过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对于新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设备爱护有加,按时对其进行检查、调整、紧固、做好清洁卫生,按规定加注润滑油,并保质、保量、定期给设备做全面的维护。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总能运用自身的技术特长,完成一些别人难以完成的工作。遇到设备出现异常时,他不仅能自己排除液压铲发动机故障,而且能积极与专业维修人员配合并提出合理流动的建议和正确的处理方法,让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修复,使设备长期处于完好状态,因此,总能按时超额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在倒矿装车中,他根据实际经验,使设备台时产能比本岗位其他操作人员提高20%,他所带的班,每班的倒矿量平均在2000吨以上,创造上万元的经济效益,为完成每年的供矿量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自己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也注重对其他青年工人的培训。他把设备运转前的检查及维护保养处理方法编成材料,与班组成员一起分析交流。赵新京还善于修旧利废。他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铲斗在挖掘机挖掘石块过程中磨损过快,为了延长铲斗的使用寿命,他利用废旧钢轨合理切割后加固铲斗,其结实耐磨,比钢板加固的铲斗寿命延长30%,加固一次铲斗就能节约成本2000元,在节约成本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赵新京在工作中能熟练地掌握设备的性能,特别是操作液压挖掘机,动作敏捷,准确到位。

    彭贵嘉,1958年出生,在金川集团公司铜冶炼厂30个春秋如一日,敬业爱岗,无私奉献,被称为“铜电解系统的活字典,技术革新的一面旗”。30多年来,彭贵嘉从一名铜电解操作工,一步步成长为组长、班长、作业区长;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成长为铜铅锌湿法冶炼技师、高级技师和特级技师。

    30多年来,彭贵嘉先后参与完成了铜电解车间大极板改造、15万吨铜和20万吨铜及新建20万吨铜电解改扩建四大重点改造项目工程;阴极铜年产从2万吨提高到60万吨的生产全过程;阴极铜合格率从88%提高到97%的全过程;阴极铜电流密度从180安/平方米提高到280安/平方米的生产全过程;阴极铜从标准铜提高到高纯阴极铜的全过程;铜电解净化“优化诱导脱铜工艺、节约原料成本”,“优化电热蒸发工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脱镍效率”等多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改造项目,为金川阴极铜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彭贵嘉既勇于创新,又善于总结,在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摸索出《彭贵嘉铜电解先进操作法》。该操作法的推广,使阴极铜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7%左右,电流效率保持在98%左右。多年来他向企业提出可行性强、投入少、见效快的合理化建议100多条,在岗位实施小改小革100多项,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30多年的摸爬滚打,彭贵嘉练就了一身绝活,被人们称为铜电解生产的“专家技师”和铜精炼权威人士。

    韩中青,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自1986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碳素焙烧调温工作,现任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碳素厂焙烧一车间调温工序长,高级技师。

    韩中青同志在学习和工作方面都积极进取,2008年他获得了公司奖励培训的机会,到昆明理工大学进修,进修期间,韩中青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碳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中他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一线。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他还非常注重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毫无保留地向青年工人传授技术,认真做好导师带徒的传、帮、带工作,积极培养技术骨干,强化岗位练兵,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调温工序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高级工比例达到90%以上。在工作中,韩中青同志不断结合实际,进行小改小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调温工序长,他率先大胆推行主、副调责任制,在工序上实行优胜劣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抓管理、保生产的同时,他时刻关注产品质量,针对2010年碳阳极电阻率个别样值偏高的现象,成立攻关小组,制定对策,采取措施,使温度合格率上升到90%以上,产品理化指标符合质量技术要求。韩中青同志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在急、难、险、重工作中,总是冲在先、干在前,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自觉性和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来源于中铝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铝业杯”第五届有色金属行业技能大奖获得者风采
  • 两会闭幕 有色金属行业大国崛起
  • 有色金属行业两会代表委员联谊会在京召开
  • 经阁集团入选湖南省有色金属行业50强
  • 有色金属行业“国进民退”预演
  • 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解读
  • 有色金属行业职务资格评审会在京召开
  • 有色金属行业:钨价已见底部
  • 神火集团董事长李崇上榜“第七届有色金属行业有影响力人物”
  • 丛林集团苏振佳被评为“第七届有色金属行业有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