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谷歌、苹果、联想等IT厂商纷纷向智能电视领域延伸,由于智能电视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属性,决定了IT巨头们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开发上占有优势,但中国传统彩电企业在智能电视发展早期的技术探索和模式尝试,也奠定了其在市场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两强相遇,谁能更胜一筹?康佳集团总裁助理刘凤喜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说,就目前对智能电视的理解,还看不出IT厂商对这一产品有哪些革命性的突破。
须从家庭角度理解彩电
传统彩电厂商对彩电产品以及家庭消费者的理解拥有优势。
刘凤喜说,IT厂商进入彩电行业不是什么新闻,因为彩电产品本身已经IT化了,谷歌、联想、苹果等推出智能电视是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微软早在1999年就曾推出“维纳斯”计划,想进军彩电领域,但最后失败了。电视属于家庭产品,属于消费电子产品,与纯粹的IT产品有很大不同。
“传统彩电厂商对彩电产品以及家庭消费者的理解拥有优势,因为我们一直是从家庭的角度来理解彩电的。苹果TV本质上是依赖互联网来提供内容,而中国情况不同,因为还没有实现真正的三网融合。从当前我们对智能电视的理解,还看不出IT厂商对这一产品有哪些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家电厂商在智能电视技术上与IT厂商至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刘凤喜说。
另外,他认为,在中国市场IT厂商没有彩电产品的分销网络,因为彩电产品的分销网络与IT产品截然不同。如果IT厂商想进入彩电市场来,首先要拓展销售渠道。
彩电技术自身有演进规律
电视机整合的内容越来越多,应用软件和相关增值服务更加丰富。
日前,康佳集团发布了以“同步”为功能诉求的同步云电视,借助同步云电视在应用软件、操控技术、内容平台等方面与世界同步。据了解,康佳同步云电视实现了产品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同步,建设技术平台、应用软件、内容提供三方面合作实现跨界同步分享。但业内有一种声音,彩电技术在跑,而广电运营只是在“爬”。
然而,刘凤喜认为,硬、软件技术在彩电产品上有自己的演进规律。从显示技术发展来看,从标清、高清、全高清到现在的4K等,清晰度越来越高;从计算能力提升来看,彩电已与IT产品一致化了,这是电视智能化发展的客观要求,GPU和CPU同步发展;从内容与硬件融合的角度看,电视机整合的内容越来越多,应用软件和相关增值服务更加丰富。但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终端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拉动网络运营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刘凤喜看好大尺寸OELD电视的市场前景,但又说对OLED电视的预测越来越不好捉摸,因为OLED发展实在太快。
“从技术上看,OLED确实挺好,更薄,画质更好,但价格很难让消费者接受。未来OLED的发展还取决于厂商对于液晶和OLED两者的平衡。如果他们在OLED上赚的钱能弥补在液晶面板停产上的损失,或者不能彻底改变当前液晶面板亏损状态,则他们会加快推进OLED,反之亦然。”刘凤喜说。
他认为,OLED对液晶来说是破坏性创新,全产业链会重新调整,各个利益方将会分享这块蛋糕。康佳作为整机厂商,如果觉得OLED技术成熟了,会第一时间导入,目前正在进行OLED技术预演,暂还没有产品层次的规划。
康佳不会盲目追求规模
规模扩大须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之上,不会为了规模而牺牲毛利率。
针对康佳集团销售规模还不是太大的现状,刘凤喜认为,同行通过国际化做大了规模,这只能说明康佳与他们的路径选择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历史因素。
“当前康佳的净资产是40亿元,如果学习同行可能会在一年就亏完了。国际化是很好的选择,但风险高,代价大,康佳选择了相对稳健的道路,不冒进。康佳会逐步扩大规模,但规模扩大须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之上,即有利润前提下的规模,不会为了规模而牺牲毛利率。他说。
一般而言,企业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太多研发投入,但刘凤喜认为,“对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没有进入前端领域的企业在研发上就不会花太多钱,也花不出去。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企业每年研发投入10亿~20亿美元,只有小部分是支持当前销售的,即所谓的产品研发。中国家电企业的毛利率只有达到50%以上时,才会着眼于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规划。”刘凤喜说。
不过,为获得更大研发投入后盾,康佳正在积极拓展业务,尝试做大产业规模。据了解,康佳已经在上海投资建立LED芯片工厂映瑞光电,在深圳建立了LED封装厂瑞丰光电。“实际上,康佳在LED上的布局,不仅仅是从彩电背光源的角度去布局的,今后还会把LED作为单独事业,沿着其产业链向深层次延伸。”刘凤喜说。
(千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