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业陷“瓶颈期”企业经营困难重重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3-29 11:13:00  兰格钢铁
    “近年来,随着遇到上游铜价走高、中游产能过剩、下游市场放缓等困局,铜加工企业困难重重,已陷入到一个'瓶颈期’,预计铜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惨烈。

    海亮集团副总经理汪鸣在3月23日出席“2011上海铜铝峰会”时如是表示。

    近年来,铜价的高企及剧烈波动已经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铜价高企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和资产负债率的偏高,而短期内铜价的大幅度波动也会导致企业流动资产的贬值。

    汪鸣指出,在2011年国家对资金调控的紧缩大背景之下,企业现金流紧张的局面更为明显,很多小型铜加工企业举步维艰。

    在经历了2008~2010年3年的高利用率时期之后,2011年铜加工材产量增长出现减缓。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铜材产能利用率预计为81.84%,比2010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汪鸣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年增速将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甚至有可能出现小幅下滑。

    而随着铜加工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产能利用率的逐步下滑,产品同质化、产能过剩等产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后期如果消费结构和需求环节再出现问题,铜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也将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出现问题。汪鸣表示。

    但去年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的低迷以及国内经济走势的放缓,下游铜加工材的需求也出现了放缓。

    近年来,中国铜管遭受到了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多国反倾销的制裁,出口量出现了持续下降。加上欧美市场受欧债危机、美国经济数据欠佳等影响需求下降,我国铜加工材出口及进料加工呈现了“负增长”的趋势。此外,中东地区的政局动荡和伊朗局势的进一步紧张也影响了国内与中东地区国家的正常贸易。国际铜材市场的进一步萎缩,使得我国铜材生产企业转向主要开发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残酷。而国内方面,随着国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汽车下乡”和购置税减半等拉动内需政策的结束,铜加工材消费量增速也在放缓。

    此外,铜价的长期高企也导致铜加工产品的价格随之提高,下游厂商和消费者转而寻找价格相对低廉的铜产品替代品。

    据国际铜业协会专家邱宏介绍,中国市场在2010年之前3年的铜总替代率约为1.8~2.4%。替代的原因主要是铜的相对成本增加。据研究显示,当铜高于7万元/吨以上运行时,铜的代替品市场需求旺盛,而当铜价回落至6.5万元/吨时,铜的替代品竞争力大幅降低,铜的需求又会增加。

    除成本因素外,一些性能优异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开采、冶炼、加工、应用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对于铜产品在一些下游行业的替代已势不可挡。

    据汪鸣介绍,现阶段,除电力行业对于铜产品的应用仍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外,其他行业都开始使用或者计划尝试使用铜产品替代品。2010年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对铜的替代量约为19.5~22.5万吨,热交换器领域对铜替代量约为26万吨,机械、电子、建筑领域对铜的替代量约为19.5万吨。

    “未来中国铜的需求将进入高基数、低增幅的时代,国内铜加工企业的生存环境可能将更加恶劣,整个铜加工企业已经步入了边际效益时期。中国的铜加工企业将曲折潜行。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汪鸣指出,铜加工企业应该居安思危,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拓宽发展思路,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来源于中铝网)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铜加工业陷“瓶颈期”企业经营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