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月份钢材出口量缩减,价格首破一千美元大关
据海关统计,2012年2月份钢材出口量达到338.5万吨,较一月份减少34万吨,但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36.49%,这主要是2011年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份钢材出口额3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90%,但出口单价连续10个月来首次跌破千元大关,仅为942.31美元/吨,较上月出现明显下滑。
同期进口钢材121.78万吨,较一月份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9%。2月钢材进口金额16.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从进口价格来看,2月份钢材进口平均单价继续下探。进口量的增加反映了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回暖,但累积的高库存压制价格的上行幅度。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2月份钢材出口量价齐跌的主要原因有:2月份欧债危机再次引发市场恐慌,欧元区国家经济低迷,需求低于预期;再次,美国、欧盟、越南等对中国钢材出口反倾销调查不断,抑制钢材出口量和出口价格的上涨。
二、2月份棒线材出口比例猛增,铁道用材迅速下滑
从不同品种钢材出口来看,主要出口品种为板材、棒线材、管材等。具体来看,板材出口比例略有下降,约为51%,但仍居主导地位。变化较明显的是棒线材,本月棒线材出口数量增加到68.49万吨,在钢材出口结构中由2011年的14%迅速增加到2月份的20%。同时,占钢材出口比重较少的铁道用材,2月份出口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仅为1.9万吨,在整个钢材出口所占比例仅为0.57%。

三、受贸易摩擦影响,2月份出口至巴西、印尼等国钢材量锐减
从我国钢材主要出口流向来看,韩国仍是第一大出口国,2月份钢材出口量增加8.46万吨,为86万吨。对泰国、新加坡的钢材出口量较1月份相比也出现增加,居我国钢材出口国的第二位、第三位。以往在我国钢材出口国居前四的印度、越南,2月份从我国进口数量明显减少,退出前四的行列。与此同时,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大幅减少中国的钢材进口,这与国际贸易摩擦密不可分。
2012年1-2月钢材出口量(吨) |
国别 |
2012年1月 |
2012年2月 |
合计 |
3,724,996.44 |
3,385,086.93 |
韩国 |
775,491.87 |
860,089.52 |
越南 |
169,662.19 |
150,071.92 |
泰国 |
156,074.32 |
163,215.36 |
印度 |
155,495.20 |
92,847.71 |
新加坡 |
128,546.43 |
161,535.04 |
美国 |
120,852.97 |
116,188.81 |
巴西 |
119,677.14 |
57,901.32 |
印度尼西亚 |
119,041.47 |
81,101.60 |
菲律宾 |
118,587.95 |
87,759.61 |
澳大利亚 |
108,570.88 |
59,361.05 |
日本 |
72,710.84 |
73,391.17 |
台湾省 |
44,699.32 |
91,292.89 |
四、二月份出口产量比继续下滑,一年来首次低于5%
2012年2月份,我国钢材出口与产量比仅为4.75%,较1月份下降0.73个百分点,12个月来首次低于5%。这表明在钢材产量中,仅有不足5%是依靠国外需求消化。而欧元区债务危机消退缓慢,以及部分国家对中国采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致使国外市场对中国钢材需求疲弱。另一方面,多年的数据显示,2月份出口产量比通常是全年的低谷,在3月份这一比值将出现回升。

五、2012年我国钢材出口形势仍不乐观
全球经济形势尚未好转,欧洲债务危机仍在持续;美国经济数据虽有所好转,但仍未全面复苏。国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全球性用钢需求连续下滑。尽管如此,但钢铁产能的扩张并未止步。据国际钢协预计,2012全球的钢材需求增长率将放缓至3.1%,至15.1亿吨。粗钢产量将因发展中国家的新增产能而稳步上升,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长6.8%至15.3亿吨,预计12年达到16.4亿吨。全球钢材供需矛盾愈加紧张,国际钢价缺乏上涨的内在动力。
(一)贸易国自身粗钢产能增加,抑制我国钢材出口需求
从中国钢材出口来看,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国内钢铁产能规模扩张对未来钢材出口的抑制作用将成为常态,尤其是出口至印度、越南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伴随着其国内产能扩张,我国钢材出口前景将更加黯淡,韩国、印度等几大钢材需求过纷纷增加产能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钢材第一大主要出口国韩国自2009年起开始产能过剩,2010年产能达到5900万吨,需求为5200万吨。第二大主要出口国印度,近几年产能快速扩张,2010-11年,钢铁行业实现了增产1500万吨,预计2012-13年也将增长1500万吨,至1.2亿吨。据界钢铁协会发布报告预测,2011财年钢铁需求增幅将达到13.3%,大大高于全球5.9%的增幅,2012年其钢铁需求增速将提高到14.3%。但我们认为,印度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部分可以通过其国内生产得以满足,而从中国进口量难以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一是印度本国投入大量产能,满足需求;二是卢比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进口钢材成本大幅上涨,部分时间段甚至超过15%,从国外进口变得得不偿失。
2011年全年,阿根廷粗钢产量达561万吨,同比上升9.2%,创历史新高。同时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其国内的用钢需求却呈下滑趋势,一涨一跌,让其国内产能几乎能满足本国用钢需求,同时该国作为我国主要的钢材出口国之一,进口量相对较大,我们认为中国的大量钢材出口已经给其国内产业和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遂采取反倾销调查以保护国内钢铁业的发展,致使中国钢材出口受阻。
(二)贸易保护抬头,钢材出口举步维艰
近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钢材行业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重灾区。贸易壁垒和限制政策使我国钢材出口贸易环境恶化,巴西、印度等国家对我国钢铁企业频频开展反倾销调查,使得企业出口的外部环境更为严峻。近年来,我国钢材产品多次遭受贸易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造成严重损失。在国际经济形势未能完全复苏、我国钢铁行业贸易摩擦频现的背景下,2012年内我国钢材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