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日前实验勘查获得成功。该系统能够发现地下500米空间内的电磁异常,为寻找有色金属矿产和地下水资源提供线索。若此技术能推广应用,有望在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巨大作用。
本世纪初,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电磁勘查系统发展迅速,国外一些公司的系统已较为成熟。在这一领域,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占据着领先地位,并拒绝将技术和设备出售给我国。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不断提高,在地表和浅地面发现新矿床的难度不断增大,需要尽快装备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找矿效果好的新型快速勘探系统。
经过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和吉林大学联合申请,2007年国家科技部同意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设立《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开发集成》课题,并于2008年正式启动。
课题组汇集了来自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方法技术、软件、硬件各专业三十几位国内顶尖专家。经过4年不懈努力,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研制成功,并达到国际同类勘探系统的技术水平。
据介绍,过去的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探测深度只能达到100米左右,而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飞行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在75~80公里/小时,探测深度可达500米,具有飞行高度低、勘探深度大、机动灵活等特点,保证了探测精度。
(中国工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