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确是车企的伤心之年。在市场增速大幅回调的背景下,此前财大气粗的车企,一下子就钱袋干瘪。
截止上月底,国内汽车上市公司悉数公布了2011年业绩,从利润增速看,几乎哀鸿遍野。在以乘用车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中,仅有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华晨汽车四家获得较大增幅,其余普遍录得增速下滑,最大降幅更达到近90%。
最大利润降幅近九成
去年利润“失血”最重的当属一汽轿车。据一汽轿车公布,2011年营业收入下降12.45%至326.5亿元,但净利润大幅下滑88.34%至约2.2亿元。如此大的降幅,除了整体市场降温的冲击之外,一汽轿车指出,“由于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终端价格竞争激烈,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区间下移;日元汇率走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加大了公司的成本压力,综合因素导致了收益能力降低,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等指标数据同比大幅降低。”
比亚迪也录得连续第二次利润下滑。2011年比亚迪营业额虽然与上一年相当,但净利润大幅下降45.13%至13.84亿元,并且预测一季度业绩降幅更大,同比下降为65%-95%。在汽车业务方面,比亚迪去年销量同比下降13.33%,但销售收入同比还略有上升,毛利率减少了2个百分点。比亚迪表示:“尽管汽车销量有所下降,受益于车型结构变化,汽车业务收入依然略有增长。”
江淮汽车去年净利润也有高达约47%的下滑,只有6.18亿元,但营业收入还增加了2.58%。江淮汽车表示,去年销量和销售收入分别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的91.4%和93%,但由于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利润的大幅下滑。
“钱景”分化严重
事实上,车企之间正在发生严重的分化。行业“领头羊”上汽集团,去年实现净利润超过200亿元,增长超过两成,长城汽车、吉利汽车等能够取得利润增长的车企,增幅也达到两位数。汽车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呈现有的小部分快速增长,大部分快速下降的局面。
从整个行业看,则情况似乎并不那么糟糕。据中汽协会统计的汽车工业17家重点企业集团(快报)经济效益情况看,去年前11个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指标均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1-1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6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1.9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2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65.92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2.8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5.16个百分点。
从车企“钱景”分化的情况看,能否保持稳定的销量规模、销量增速、更好的产品结构和抵御成本上涨的能力,成为角力的关键。
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华晨中国四家去年获得利润大幅增长的企业来看,上汽因为旗下持续领跑市场的三大合资车企,而保持了销量规模和增速的良好状态,领跑市场几乎是一骑绝尘;而另两家取得可观利润增长的是民营车企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如果和近两年利润下滑的比亚迪相比,可以发现,长城和吉利都实现了较为稳健的转型,优化了产品结构,因此提高了盈利能力;而华晨能够取得增长,则主要来自于旗下的优质合资资源华晨宝马。
这正凸显出,在国内车市的微增长时代开局之年,竞争的压力已经充分显现。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