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S美国:电器制造成本临近转折点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4-24 10:07:10  兰格钢铁
    美国著名咨询管理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TheBostonConsultingGroup,BCG)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称,随着美国竞争力的提升及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不断增加,2015年,美国将处于更加强有力的位置,并新增200万至300万的工作岗位,预计产业年产值将达1000亿美元。

    报告名为——《美国制造业临近拐点:哪些行业?为什么?多少数额?》,是波士顿咨询集团对最近兴起的“内包”(制造业向美国回流)趋势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是对其去年发布的相关报告的丰富和扩充。在去年的报告中,波士顿咨询集团称,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并称其开始利好美国的制造行业。

    第一份报告公布于2011年8月,报告详细的解释了中国的劳动力薪酬水平保持15%-20%年增幅以及其他的因素是如何快速侵蚀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并使其超过美国的。

    2011年10月,波士顿集团的第二轮调研,调查了未来五年最可能接近“拐点”的七大行业——在中国成本优势萎缩后,将促使一些企业重新考虑原定于销往北美的产品的出路。

    第二份正式报告详细的阐述了他们的调研结果,以及七大可能临近拐点的行业有多少产品的生产将由中国境内转移到美国境内——这其中就包括电器行业。

    从中国回迁到美国的这些制造行业将有效的提升美国的出口额,强化美国的全球竞争力,并预计可新增200万到300万个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将直接来自新增的工厂(预计将提供60万到100万个工作岗位)以及间接的来自为其提供建设、流通和零售服务的各个环节。

    波士顿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及此份报告的共同执笔人HaroldL.Sirkin指出,中国人力成本的高攀仅仅是美国制造业能够得以重生的原因之一。“过去十年,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起近些年来,企业们已经开始着重的考虑“外包”与“内包”的成本问题,

    随着美国经济波动及美元贬值,美国的房价、地价降幅明显,人力资源成本也呈下降趋势,美国制造的成本日趋合理。而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则出现减少的趋势,物以稀为贵,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理所当然,而且随着油价的上涨,运输成本的压力与日俱增。

    这使得“在中国境内生产产品的运输成本”VS“在终端消费者身边生产产品的运输成本”这个原本没有必要考衡的对比,开始变得重要。

    波士顿咨询集团调查发现,在重新评估成本和风险后,一些公司(既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已经增加或者计划增加在美国地区的生产规模。在这之中,法鲁克技术集团——一家波士顿本土的个人头发护理电器和spa产品制造商——计划将其位于中国和韩国的部分电器的最后总装工厂搬到波士顿的一个1000人的工厂,以期削减企业的库存成本。

    “这种趋势还处于初期阶段,”波士顿咨询集团合伙人MichaelZinser强调,“但我们期望它能够快速的成为美国制造业增长的支持力量,也期望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能够为企业的'内包’提供更多的机会。”

    波士顿的报告中也提到,52%的“美国制造”是销往美国本土的。

    报告称,每年,中国销往美国的小家电产品约为60亿美元,大家电产品也大抵如此。201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器产品和电器设备(包括照明产品)约为250亿美元,而美国以上类别产品的总消费额约为1340亿美元。

    “据保守估计,北美电器制造业的回迁将有一半发生在美国,尽管墨西哥有着成本优势,”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指出:“因为缺乏熟练的工人,一些搬到墨西哥的电器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对产品的质量问题有了怨言。”

    此外,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刺激措施,如税收减免和政府奖助,也正促使生产者将制造业回迁到美国或者扩大在美国地区已有的生产规模。

    其它的考虑因素已经长久的伴随着美国的制造业,比如快速的市场响应、众多的熟练工人以及政府支持举措。报告中称,由于中国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这些方面又重新变得重要起来,而且极有可能扭转局势,令美国成为制造业的有利区域。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美的电器第一季度营收177亿元 同比减少42%
  • 中国VS美国:电器制造成本临近转折点
  • 苏宁电器重金抄底电商业 放言赶超京东商城
  • 科沃斯电器钱东奇:清洁类家电需求不错
  • 老板电器拟打造第二品牌"名气"
  • 北京4月1日起重启废旧电器绿色回收
  • 国美电器正式进驻当当 今年拟在当当销售80亿元
  • 海尔电器2011年净利14亿元 同比增长44.3%
  • 苏宁电器收入938亿摩根士丹利国际入驻
  • 网络消费投诉家用电器居首 存在九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