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日本国内的50座核电站机组全部停运,意味着日本42年后再次进入"核电缺失状态"。时隔一年,福岛事故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核恐慌,仍然难以从人们心头抹去。
而在日前举办的"核能发展和核安全"科普讲座上,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王乃彦表示,核电技术仍然安全可靠,且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核电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对目前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中国,核电发展前景如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张焕波对此进行了解析。
张焕波:虽然目前日本已经完全停止核电站的运行,但这只是一种例行的检查,并不代表它未来不继续运行核电站,也不代表它未来不进行先进核电站技术的发展和运营。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有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我们需要发展核电。目前在全球440个核电站中我国仅占全球3%,而我们能源消费占到了全球能源消费的20%,目前我国的核能在能源的比例才1%,低于国际上5.5%的比例。
另一方面,核电是一种高效并且安全的技术,我们从2006年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与日本大地震发生事故的核电设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是60年代的核电技术,我们是2005年开发的最先进的技术,它的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它可以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在没有人工干预情况下72小时安全运行,保证冷却,不会让核物质泄漏。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我们未来发展核电也是必需的。
世界核能协会相关人士曾预计我国将在本月重启核电审批,张焕波认为,核电审批开闸可能性是存在的。
张焕波:前几天有报道说到2020年中国核电调整发展8000万千瓦。如果这个属实的话,在近期进行审批开工建设新的核电站是有可能,因为当时运行的核电站和已经核准开工建设的,包括已经核准但开工未建设的所有加起来大约只有4500多万千瓦。
核电站的建设周期是非常长的,要5-8年的时间,倒推一下2012年或者2013年应该会有新的核准。核电站建设设施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而投资也非常大,带动的劳动力也非常大,具有海纳的经济拉动效应。但是发展核电最主要的还是安全、高效的利用核能,而且通过核能的研发也可以带动我国总体的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装备制造能力可以带动我国系统性自主创新的提高。
在中国核电项目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整个核电的发展建设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在核电的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中消除一切的隐患。核电的发展一定掌握好规模和节奏,不能过快,不能把速度和规模放在第一位,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应当把应核准和开工建设的项目用最先进的标准进行检查,解决了问题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建设。
其次要强化核电的配套能力建设,通过统筹核电发展的规划与燃料、制造等方面的消息,应该将三代核电标准化发展纳入国家产业立法和战略规划,建议将核电标准化纳入正在制定的原子能法、核安全法和核管理条例等,编制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也应该在核电项目的安排和布局上适应示范标准批量的节奏要求,为标准化发展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