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被认定为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的海西湾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航运业遭遇全球危机,造船业面临寒冬的大背景下,海西湾却实现了20%的增长,而整个海西湾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五年内海西湾将形成年收入可达700亿的产业集群。
这个“冬天”很难熬
5月18日的上午8时,记者来到武船重工,正赶上工人上班时间。通过与几位上班的工人聊天,记者了解到,船厂的订单不少,他们手头上的活很多。
虽然公司的订单不少,不过,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礼斌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形势不容乐观。
“我认为在困难时期,各个厂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从我们自己来说,目前这条路,对我们青岛武船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我们自己能活下去。”
跟蔡总持相同观点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宝洁对记者说,单就他们公司而言,造船只能算是“副业”,重点是海洋工程方面,而且订单也已经到了2015年以后,相对来说形势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整个航运、造船业的形势难言乐观。
“整个海西湾虽然现在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是在国际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挑战还会很严峻,尤其是对应变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船企而言。”陈总说,一年拿不到订单的船企现在很多,而据业内人士估计,预计会有过半中小船企这个寒冬会很难熬。
生产高技术船舶
谈到如何在一片危机声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蔡总介绍说,一是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目前,在公司的一号、二号码头,四艘特种船舶正在紧张地建造中。
这四艘船不仅造价高昂,而且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这成为企业拿订单的一个法宝。除此以外,企业还积极转型,进军海洋工程领域,这是企业逆势增长的另一个法宝。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也是技术创新的领航者,刚刚在5月15日竣工下海的我国第一艘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将起航开赴南海投入试铺管作业和荔湾3-1气田1500米深水铺管施工作业。该船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综合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工程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了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现在,向海洋要能源肯定是个趋势。海洋工程需要的船只不仅技术含量高,利润高而且需求量也是比较稳定的。”陈总说,公司造船的重点一直就是为海洋工程服务,而有能力的专门造船厂现在也有不少成立了“海工部”,进行转型。
拿单也要靠“集体”
在全球危机的情况下,仅靠个体企业很难独善其身,而海西湾之所以能够呈现逆势上扬的势头,还依托的是海西湾这个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的集体优势。
“海西湾从地理位置来说,对我们造船人来说,它是相当于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这个地方具有天然的、非常好的气候条件和岸线。”蔡总说。
另外,从海西湾目前的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已经逐步形成了,这个地方包括造船、修船,包括海洋工程装备,包括柴油机,包括电力拖动,包括基础研究,也包括船上的一些甲板吊具设备,这个地方已经逐步形成气候。“在这个湾里面配套的能力也是逐步增强。如果这个地方未来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我认为整个造船周期可以减少15%到20%。”
“一个基地的完善对于一个企业拿订单也是有帮助的,客户不仅会考察公司的生产能力,对于所处的区域也会有所考察。一艘高级船的生产可能需要多家配件企业供货,如果基地内就有的,运输的成本、时间都会缩减。”陈总说,这对于船企来说也是一种“隐形”的竞争优势。
年收入可达700亿
始建于2001年的海西湾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已聚集了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129家,其中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北船重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公司(中海油青岛公司)、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武船重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中石油海洋工程青岛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就达62家。另外,生产配套企业也已达到500余家。
青岛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增长来源于与船舶相关的高附加值订单的获取上,像海洋工程。由于传统的造船市场不好,促使企业向高端去发展,那么在逆势当中的发展,它体现的是我们海洋装备制造业在造船基础上的升华。
为此,按照规划,今后五年在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中,通过政策扶持,海西湾这个海洋装备基地将形成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的产业集群。根据最新规划,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全部建成后,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将形成造船能力668万载重吨,海洋工程钢材加工能力50万吨,修船能力200余艘,年销售收入可达700亿元。
(来源:半岛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