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22日为了加强中央政策措施的解读,回应广大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2012部委网上系列访谈”。5月18日,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承、财政部预算司副巡视员陈新华以“地方政府债务和预算管理”为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陈新华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促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1-4月财政收入40750亿元收入增幅明显回落
近日,财政部发布了4月份公共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承在访谈中介绍了今年1-4月累计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
李承介绍,今年1-4月全国财政收入407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542亿元,增长12.5%,增幅同比回落18.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8.1%,增幅同比回落22.4个百分点。中央财政收入20120亿元,同比增长10.1%;地方本级收入20630亿元,同比增长15%。收入增幅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增长趋缓;二是价格涨幅回落,以现价计算的流转税等税收收入增幅相应回落;三是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今年起,国家继续实施调节收入分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进口以及稳定物价等方面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涉及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税收收入相应减少。
李承分析,从支出情况看,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320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646亿元,增长26.2%。其中,中央本级支出5278亿元,同比增长9.6%;地方财政支出26725亿元,同比增长30.1%。地方财政支出增幅较快,主要是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预算安排加快支出执行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分具体支出科目看,1-4月累计,教育支出4686亿元,增长31.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0亿元,增长15.4%;医疗卫生支出1786亿元,增长4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79亿元,增长17.7%;住房保障支出707亿元,增长63.2%(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370亿元,增长1.6倍);农林水事务支出2789亿元,增长35.7%;节能环保支出490亿元,增长44.4%。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有媒体报道,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影响到正常运转。针对这个问题,李承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举债融资,加快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教育、文化、卫生、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也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战胜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审计署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52.25%,加上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债务率为70.45%,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同时,部分地方在政府性债务举借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区和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问题。”李承介绍说,“2010年6月,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部署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经过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规模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基本得到制止。”
李承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一是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二是继续抓紧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管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贷管理。三是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四是抓紧研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按照规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市场化原则,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财政资金将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
近年来,民生支出一直是财政支出的重点。陈新华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2011年,全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38108亿元,增长30.3%;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35629亿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会放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将积极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促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陈新华说。“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安排合计13848亿元,增长19.8%;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安排合计15124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大部分也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四是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做好未完工项目建设的同时,新开工建设700万套以上,缓解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五是大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六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支持农田水利等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
对于网友关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贯通,李承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表示,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财政部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专门下发了文件,重申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规范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文件,督促地方政府全面清理核实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范管理融资平台公司。经过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规模迅速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保留的融资平台公司正在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运行,逐步实现债务风险内部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更加规范,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基本得到制止。
同时,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李承说:“我们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机构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管理。一是继续加强融资平台公司设立、注资和融资管理。二是坚决制止地方政府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违规担保承诺行为。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政策得到落实。”
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针对广大网友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李承表示财政部也高度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督促地方政府全面清理核实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规范管理融资平台公司,基本摸清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底数。同时,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数据统计月报和季报制度,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
下一步,李承表示将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妥善处理存量债务,既积极稳妥地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又保证国家批准的重点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同时,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
2012年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内容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结构性减税政策。陈新华在访谈中介绍了2012年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他表示,在结合优化税制的基础上,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续落实好2008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基础上,2012年中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结构性减税政策。
陈新华介绍2012年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减轻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带动就业和创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继续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征税试点范围,出台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实施较低进口暂定税率等方式,鼓励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国内紧缺的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
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改革
财政部近年来推进了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改革,李承透露,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保障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落实中央各项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建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一是加大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支持力度。2011年下达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775亿元,较2010年增加300亿元,增长63.2%。二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按照“明确责任、以奖代补、动态调整”的原则,完善奖补办法,建立动态保障机制。三是督促地方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引导和激励各地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大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强化县级财政收支管理等,努力提高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四是加快推进配套改革。指导各地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均衡省以下财力分配。
“总体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加强县乡财政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性,县乡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县乡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县级基本财力缺口逐步消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李承说。
李承表示,财政部将进一步推进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改革,今年,预算安排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075亿元,比2011年增加300亿元。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督促地方强化责任,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财力倾斜和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二是进一步健全对地方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政策变化调整保障水平,不断完善奖补办法。三是完善配套机制,督促地方理顺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
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安排
近年来,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李承介绍,2012年全国财政赤字安排8000亿元,比2011年预算减少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比2011年减少1500亿元,代发地方政府债券2500亿元,比2011年增加500亿元,新增部分重点用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部将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和办法,合理确定各地区债券规模控制数,加强债券资金监管,督促地方按中央政策规定分配使用好债券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4省(市)在国务院核定的当年地方政府债券年度发行规模内试点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李承表示,与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相比,试点省(市)自行发债主要是发行方式有所变化,在债券额度确定、债券资金使用、预算管理、还本付息等方面均与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一致。财政部将根据地方提出的要求,合理确定2012年地方自行发债地区范围。
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情况
2010年6月,财政部制发《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将全部预算外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相应修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取消全部预算外收支科目。
陈新华表示,一年多来,中央部门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各项收入进行了清理,自2011年1月1日起,根据各项资金的性质,分别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地方省级财政部门也对预算外资金进行了清理核实,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本级部门和下级财政部门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提出了具体要求。据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约60亿元、地方约2500亿元原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陈新华同时表示,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是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乃至财政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成效显著,意义重大。一是规范了政府资金的分配秩序,保证了预算的完整,推动了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二是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减少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不良现象,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三是强化了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人大和社会各界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提高了财政管理透明度和依法理财水平。
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管理效率,李承表示,近年来,财政部门积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主要内容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对1080个县(包括县级市)实行财政直接管理。目前,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保障了县乡正常运转,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明确划分了收支范围,完善了省以下财政体制。三是基层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程序进一步简化,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和基层财政工作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各地继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确保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取得实效。”李承说。一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已经实施改革的地区,要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局部试点的地区,要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推进改革。因条件不成熟、2012年不能完全达到改革目标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实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内容、时间、范围和步骤。二是增强省级调控能力,切实提高直管县保障水平。三是加强激励和引导,调动市级继续帮扶直管县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强化对直管县的管理,不断提升科学理财水平。五是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各地下放经济管理权限。
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
李承在访谈中表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力。从2006年起,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规范乡镇收支行为,各地财政部门积极推进乡财县管工作,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实行乡财县管的乡镇2.93万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86.1%。同时,财政部要求地方财政部门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2011年,采取组织培训、开展检查、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办法和流程等多项措施,推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深入开展。“总体上看,近年来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李承说。
李承透露,在督导地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财政部将继续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增强工作合力,推进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