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或从第三季度开始回升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5-28 8:41:32  兰格钢铁

 

    中国经济时报报道 “从全年看,今年经济走势呈现‘前微降后企稳’并缓坡上扬态势,可能是‘八月十五月光明’,第三季度开始就会回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陆百甫5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创业之星经验交流表彰大会上,对2012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今年我国经济整体趋势仍将是稳定增长,经济政策利好态势还会持续。

   中国经济遇到五大新难题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遇到了一系列新难题”,据陆百甫介绍,这些新难题主要有五个方面: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作用一起减弱;外贸订单出现“短、小、散”情况;财政税收增幅明显趋低;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再次凸显。

  陆百甫表示,造成上述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国际国内负面环境出现“双重叠”。而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再现困顿,加之工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农业也进入了“高成本时代”,种子、化肥、柴油、农药等农资价格猛涨,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但农民收益并没有同步提高。特别是宏观要求与微观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使宏观调节难以达到理想状况。

  陆百甫认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提出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征,比较准确反映了当前现实:即需求下行与供给不足并存,尤其是电力;流动性充裕与资金成本高企并存,尤其是融资成本高;增速放缓与资源价格上升并存,尤其是石油煤炭价格;经济回调与企业效益下降并存,尤其是企业利润下滑;产业转移加快与部分地区低效扩张并存,尤其是中西部。

  2012年我国经济整体趋势仍将稳定增长

  虽然今年我国经济遇到了一系列新难题,但陆百甫判断我国经济整体趋势仍将是稳定增长,并可能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回升。

  “2012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比预期要低一些,有人因此对中国经济走势发生担忧,但从全年看,今年经济走势呈现‘前微降后企稳’并缓坡上扬态势,可能是‘八月十五月光明’,第三季度开始就会回升。”陆百甫说。

  陆百甫预测,今年全年GDP的增速比2011年要调低,但仍将保持在8%或略高;投资增幅下降,但仍可能保持常态平均增幅;消费拉动不如去年,但仍是今年最重要要素;出口增幅降中趋稳,但比年初预期要高一些;通胀压力减小,但通胀水平还处于较高状态;房地产市场在宏观政策压力下,仍将小幅下行。

  此外,陆百甫还表示,从整体进程分析,只要不发生大的政局事变,国际经济走势,大约从明年下半年起,就会有一个上升势头,并有可能进入一个较为稳定的中速增长时期。

  政策利好态势还会持续

  今年以来,不少方面仍期待国家出台进一步刺激政策和放松房地产调控,有人甚至提议出台第二次“四万亿计划”。

  对此,陆百甫认为“目前看,不现实”。他指出,事实上,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并不坏,今年我国经济的政策利好态势还会持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会改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还会增强;房地产调控措施还将坚持,措施将视情加大;要素价格改革逐步推出,有利于理顺供需关系;农业将保持连续稳定增长,物价上升压力有所减弱。”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中国经济目标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国家宏观经济控制预期目标,比上年虽有所调低,但仍是全球最积极的经济安排。”陆百甫认为,与此总取向相匹配,今年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倾向于“有保有压”、“收放适度”的政策取向,既体现了总体上要“稳”的要求,又体现了科学发展、持续迈进的基本思路。

  那么2012年国家宏观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呢?陆百甫认为,关键在于上下要协调,把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部署上来,在把握总方向的前提下再长袖善舞,真正做到稳中求进,即“协调中求进,推进中维稳”。

  同时,陆百甫表示,“2012年要实现国家要求的优化发展是不容易的”。增长速度既要适度降低,但又不能过多下滑;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要适当调减,但对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科技含量的项目,还要保持足够力度;经济和社会管理既要强化规范和有序运作,又要保持较高活力和适度宽松、和谐的市场与社会环境,等等。这可能是“两难选择”,但必须找到他们之间的准确平衡点,这就要求各方面治理水平必须提高、必须科学、必须不断改革。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经济虽放缓 刺激举措仍难出台
  •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稳增长政策凸显重要性
  • 世行调低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8.2%
  • 世行调低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8.2%
  • 若希腊退出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世行调低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8.2%
  • 中国经济陷"内忧外患" 房地产再成救市引擎?
  • 路透:从铁矿石跌势看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放缓开始对铁矿石煤炭进口产生影响
  • 中信建投期货早评:欧债继续中国经济放缓库存增加 沪铜空单接着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