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缓多年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又称“熊猫债”),有望启动扩容步伐。根据发改委等八部门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指导意见》,将适度加快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
“作为我国债券市场双向扩张的一部分,这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题中之义。”资深市场研究人士刘植表示,从国内来看,让更多境外机构在境内募集人民币债券的条件已经成熟,包括发行、托管、登记与结算等。
另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可能在近期到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由此将人民币作为其主要的债权货币。不仅如此,未来“熊猫债”发行范围可能扩大到境外非金融企业。
“熊猫债”小步推进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开发机构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当年10月,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这是中国首次引入境外机构发行主体。
自此之后,在2006年11月和2009年12月,国际金融公司与亚洲开发银行又分别发行了8.7亿元和10亿元人民币债券。截至目前,这两家境外机构发行的人民币债券累计40亿元,均尚未到期。
在分析人士看来,允许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不但可以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可以进一步拓宽人民币流出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然而,从2005年开闸至今,尚无第三家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2010年11月曾表示,未来可以让信用级别比较高的境外金融机构尝试发行人民币债券,接着可以是高信用级别的工商企业,再往后不排除信用级别低一些的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
债市双向扩张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以来,我国逐步放开了外资银行在华子行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2010年5月,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率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10亿元金融债;去年,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先后发行两期金融债,规模分别为20亿元和30亿元。
而在今年4月23日、5月4日,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发行了10亿元、5亿元金融债。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先后允许境内机构发行美元债券,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亚洲债券基金和QFII在境内投资债券市场,内地金融机构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推进境外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
八部委的这份指导意见此次提出,研究允许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金融组织、境外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将持有的人民币投资我国金融市场;与此同时,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有价证券,拓宽境内投资者对外证券投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