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得起时间,花得起钱,还要打点好各路关系,否则,要想产品得到认证,进入铁路市场,门都没有。”一位高铁防灾领域的行业人士透露,铁道部主导的铁路产品认证一直以来就因为手续繁琐、过程不透明、中间“猫腻”过多饱受行业内人士的诟病,“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企业可以在这上面拖个三年五年都是常事。”
不过,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
铁道部发产品认证新规
近日,铁道部发布新的《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铁路产品认证工作不再必须由中铁认证中心执行,改为“由具备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对相关铁路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合格评定活动”。
为了防止铁道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弊端,对于认证工作的监督工作,原先由铁道部成立的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改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
原办法中,铁路产品必须在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认证,在新办法中,认证机构则不仅限于这一家,改为“由具备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对相关铁路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合格评定活动”。
在认证责任追究方面,新办法规定,认证机构应当对其做出的认证结论承担法律责任。认证机构未按有关规定规范开展产品认证业务,以及未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或者发现其认证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不及时暂停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和要求其停止使用认证标志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
而在原办法中,没有对中铁认证中心的法律责任做出规定。
短期内恐难打破成规
北交大经管学院教授赵坚表示,铁道部主导了产业规则的制定,同时它自己和它下属的相关机构又参与到这一产业之中,这肯定避免不了产生大量的腐败。
上述高铁行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曾经有铁道部官员建议他们改行做产品认证,“但我们肯定坚决不会做,因为知道这里面水比较深,做认证检测得有设备,需要申请资质,出了事情你可能还要负起连带责任,不是在这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谁敢做这个。”
由于铁路行业对产品安全和技术的要求极高,因此认证的手续十分繁琐,时间非常之长,上述人士称,认证程序是首先找铁道部运输局提出申请,同意了你再找铁科院或者西南交大等科研机构做产品的试验阶段。测试完了,你再去找相关路局,他们同意使用你的产品了,达到一定的里程数,最后才能提交认证材料,其中还需要专家评审。
上述人士称,铁路系统的几家科研机构接的业务量太多,而且这些机构本身原先是各有一块其专擅和熟悉的领域,现在把所有的产品测试都给他们做了,一是不熟悉业务,二是形成垄断,造成弊端。
虽然能够适当引入一些外部结构,但该人士表示,由于铁路行业本身所具有的巨大技术壁垒和需要长期的研发积淀,短期内测试和认证的行业格局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