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宏观经济数据将于本周末密集发布。国家统计局将在明日(6月9日)公布CPI及其他经济数据,海关总署则会在6月10日发布5月进出口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汇总多家机构预测后发现,5月CPI增速很可能继续4月下行的态势,估计为3.1%左右。而PPI同比降幅很可能也会继续扩大。
生产资料价格连跌不止,库存积压,中国局部通缩风险已现端倪。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说,5月PMI大幅低于4月,只略高于50分界线,验证经济呈现快速下滑的趋势。产成品库存指数大幅上升,显示企业销售不畅。
“新订单指数回落至50以下,处于萎缩区间,预示未来经济活动会更加低迷。加之早前公布的4月宏观经济数据全面下滑,显示二季度经济增长或回落至7.5%以下。”沈建光表示。
二季度CPI或退“3”进“2”
在CPI中占最大权重的食品价格仍在低位波动,难以对物价上涨造成威胁。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一期5月下旬旬度食品监测数据,27种食品中的14种较5月中旬呈现下降态势,蔬菜类降幅最大,豆角和黄瓜价格下降超过10%;而在上涨的类别中,除鸡蛋较上一期监测上涨6.2%外,其余涨幅均在1%左右。
但这并不会对CPI产生实质性压力,发改委价格司相关人士表示,近期蛋价上涨主要是受去年9月以来价格持续走低导致养殖户缩减生产,及天气转热蛋鸡产蛋量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鸡蛋价格仍呈上涨态势,但出现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5月份食品价格持续下降,猪肉价格跌幅居前;而得益于成品油价格下调,非食品价格可能也有所下降,估计5月CPI同比增长率将降至3.2%左右,“未来2~3个月可能会降至3%以下。”
高盛高华也预计,6月CPI数据增幅有望自2010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3%,这将为决策层采取包括降息在内的进一步政策放松留下更大空间。
经济通缩风险隐现
相比CPI十分确定的下降趋势,代表需求的PPI也十分受人关注。该数据已连续两个月呈下滑态势,5月恐难挽颓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国际与国内市场需求双双疲弱,商务部监测5月份生产资料价格连续4周下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指数已连续9个月下行,加之5月份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国内工业品成本上涨压力较小。据此他预测,5月份PPI环比可能会降至负值,加之翘尾因素较4月份下降约0.3个百分点,同比可能继续下行至-1%左右。
企业漫长的去库存过程仍未结束,中国经济局部通缩风险已经开始隐现,消化产能成为巨大难题,特别是在中上游的生产性行业。
有媒体报道称,截至6月1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561.5万吨,可建371个鸟巢,111座央视大楼。
安信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尤宏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济增速和通胀双下行格局主要是需求不旺所导致,中上游与经济增速密切相关行业表现较差,钢铁等行业可能在未来3~5年之内都不存在产能紧缺问题。
除季节性和基数因素扰动外,5月宏观经济数据延续4月低迷是多家机构的普遍预期。广发证券预计,5月工业增长会受基数效应小幅反弹至10.1%,而固定资产投资将跌破20%,消费数据也不足14%,将继续在近几年低位徘徊。
“政策将使得实体经济底部提前到来并使得底部水平抬升,但不会改变经济U型调整的基本格局。” 尤宏业说,目前实体经济处于U型左侧,未来一两个季度难以有效回升,二、三季度GDP增速可能都在8%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