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24日第一次在太空成功完成了航天器的手动交会对接,使中国人完全掌握了这一迈向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技术。
北京时间当日中午,三名航天员在经过一周的飞行后迎来了此次太空任务的真正考验。神舟九号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接近。
尽管中国飞控专家已经在神舟八号、九号任务中三次成功验证了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技术,但手控操作对中国航天员是一个挑战。
航天员刘旺接受采访时说,失重状态下手动交会对接具有难度,它无法在地球表面完全模拟。
空间交会对接充满风险,国外这方面的故障和事故并不罕见。
手动对接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刘洋再次换上舱内航天服在神舟九号返回舱就座。刘旺手握控制手柄,通过监视器瞄准天宫一号十字靶标,一次性成功捕获天宫一号对接环。
在三名航天员的配合下,飞船在最后接近阶段始终对准天宫一号靶心,两个飞行器对接环接触时引起的震动很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牛红光用“打了一个十环”来称赞神舟九号乘组的表现。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交会对接是建造空间站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手动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表明我们具备了空间站建设的基本能力。”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说,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表明中国从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行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体现了一个航天大国的实力。
也是在这一天,中国三名潜航员驾驶蛟龙号深潜器首次成功下潜到海面7000米以下,他们祝愿距地面340多公里的航天员取得成功。手动对接完成后,航天员向三名潜航员致以崇高敬意
限于人类向太空的运载能力,空间站建设只能靠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或太空舱,在太空用类似“搭积木”的方式来完成。交会对接贯穿于空间站建设全过程,无论是每一次向空间站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补给,还是人类执行深空和地外星球的探索。
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总重约400吨,是多个国家历经50多次太空发射任务组装完成的。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登月舱返回地球之前也必须与飞船在月球轨道完成对接。
尽管比美、俄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晚了近半个世纪,但中国人对发展空间技术充满信心。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在天宫一号的基础上,中国计划于2020年前后发射并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继续从事和平开发太空的工作。
“中国的空间站不仅是中国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也会敞开大门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提供平台,为世界科学进步、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周建平说。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