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亲眼所见的不一定都是真的,地产拍卖也是如此。
最近,香港市场上一连发生的几起轰动一时的事件,几乎都与拍卖,尤其是地产拍卖有关。事实上,地产拍卖一直是发展商眼中的“肥肉”。几年前,许多国有拍卖公司的高管投身地产业,旋即被各路发展商委以重任。无他,正是因为他们熟稔拍卖场上的种种操作。
一个秘密是,千万不要相信“地王”。一般的投资者认为,拍出“地王”,足以证明发展商实力雄厚、资金充沛。但是,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发展商是因为缺钱才去创造“地王”。在交纳了几千万元的保证金后,发展商就可以参与拍卖。如果一幅地“不幸”拍出了50亿元的高价,发展商可以8成的价格将地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40亿元的流动资金。即使银行惜贷,发展商也不过损失几千万的保证金而已。
记者见过很多“地王”,多年后仍是一片荒地,而真正开发“地王”的发展商,几乎都以亏损而告终。
第二个秘密是,发展商可以通过拍卖来托抬楼价,从而卖出自己积压的房子。精明的投资者是否注意到,拍卖场上最积极的买家,也许就是那些在区域里开发楼盘最多的发展商?记者曾采访过一个楼盘,楼面地价不过4000元/平方米,当所在区域创造了几个“地王”后,楼价升到了3万元/平方米。几年内发展商的回报是7倍。
当然,拍卖还有许多功能,可以向各方输送利益,就像股市中的“老鼠仓”。
由于很多地产项目是从相关部门中流出的,按照潜规则,当事人应该有一定比例的“佣金”,可是明给有违法之嫌,那么怎样做是合法的呢?
以一幅成交价1亿元的土地为例,其中有一部分税,大约是300万左右,按规定是由出让人支付的,但是买家可以装作不知道,照样支付。这样,300万就经由拍卖行之手以“佣金”的形式进入了当事人之手。
在地产拍卖火红之时,拍卖师也变得炙手可热。律师的考试培训费在所有职业中算高的,大约8000元/人,但是拍卖师更高,基本都过万。因某闻名全国的大案而落马的一知名律师所主任,被调查前还对记者说,想开一家拍卖行。
事实上,通过拍卖给上市公司“盘活”资金也许更方便。多年前的一起股市大案中,上市公司通过给律师所顾问费的形式,盘活了数千万的资金。当时上市公司高管给出了20%的“过桥佣金”,几经辗转,才有一家律师所敢接手。但是,通过拍卖行就不一样了,几亿元的资金也可以轻易通过保证金的形式盘活,而佣金不过是3%。
除此之外,拍卖还有许多额外的“附加值”,每当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拍卖场内外都活跃着不少人,从外国投行到国内的中介,不一而足。一位已金盆洗手,移民海外的拍卖业“大佬”曾对记者坦言:这里头的水,太深。
(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