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煤南运通道建设,是中国现代交通史上长江中游地区物流网络的又一次黄金交叉。经营好北煤南运这条能源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是打开复兴大荆州这扇大门的总钥匙。荆州市应该借利造势,借力招商,积极引导和支持产业集群,通过构筑大交通来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
一、北煤南运新通道与荆江地区物流节点的重构
(一)历史将再次选择荆州
1.古代两湖地区的南北物流通道。
近代以前,华夏南北,隔山隔水,南方的长江流域与北方的黄河流域之间的交通要道屈指可数。从东到西,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境内各有一条水陆通道连接北方。湖北境内的这条大通道并不在如今的鄂东地区,而是位于鄂中的襄荆地区。那时的武汉北受大洪山、大别山阻隔,南有幕阜山阻挡,偏据长江之滨。湖北地区的襄荆古道成为当时北上朝贡的唯一线路,于是荆州便成了南来北往的最大物流中心。
2.近现代湖北地区物流格局的改变。
自从中国出现铁路,荆州人的好日子就似乎停滞不前了。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上奏清政府,修筑卢沟桥至汉口铁路。1906年4月卢汉铁路正式通车,改称为京汉铁路。京汉铁路的开通,打开了武汉以北的重重山门,在两湖地区提供了数倍于襄荆古道的运能,于是汉口开始繁荣。1936年粤汉铁路的建成,一条钢铁巨龙打通了华夏南北,加速了武汉作为中国近代中心城市的起飞,武汉的节点意义超出荆州(沙市)。不过,荆州人(那时应该讲沙市人)仍然有资格在两湖地区论道,因为荆州怀拥江汉平原头枕长江黄金水道,因为那时处于农业社会,因为那时我们的恩格尔系数主要装的是柴米油盐。
1970、1978年焦柳铁路北南两段的先后开通,大大提升了宜昌、荆门的城市节点地位,荆州被进一步边缘化。尽管后来沙市市举全市之力修筑荆沙地方铁路,那也无法改变走向衰败的这一格局。上世纪80年代,活力28,鸳鸯床单,沙松冰箱……一批全国知名的工业品唱完最后一曲荆江哀歌后,便消失在江湖。
铁路,改变了两湖地区的气场,改变了荆州的人流、物流、钱流。
3.煤龙过江,历史将再次选择荆州。
2011年10月,铁道部在京主持召开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议。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汇报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情况,这条运煤通道本线穿越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7省区,共经过13市28县(旗),线路全长1859公里。线路走向: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南下经内蒙古乌审旗,陕西省靖边县、安塞县、延安市、宜川县,山西省河津市、万荣县、运城市、平陆县,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卢氏县、西峡县、邓州市,湖北省襄阳市、荆门市,荆州市、江陵县、监利县、公安县、石首市,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华容县、岳阳县、汨罗市,江西省万载县、新余市、吉安市。
技术标准:国铁I级;浩勒报吉至岳阳段正线双线,岳阳至吉安段正线单线(预留复线条件);电力牵引,牵引质量浩勒报吉至荆门段5000t(预留10000t条件),荆门至吉安段5000t.一条巨龙从我国煤炭资源最富集的“三西”地区(蒙西、陕西、山西)出发,南下,南下,最后在荆州跨越长江。
(二)荆州现有交通网络的缺陷与修复
1.荆州公路运输能力的比较优势。
考虑到公铁水交通网络结构的区别,湖北中部地区的宜昌、荆州、荆门的辐射区域经济规模是不同的。我们不妨做个简单的对比分析,分别以宜荆荆3个城市为圆心,选择公路运输方式(高速公路80公里/小时、国道60公里/小时)向周边地区送货。将这些货车跑出来的区域GDP、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行汇总,他们各自拥有的规模是不同的。1小时经济圈,宜昌比荆州辐射能力强,荆门与荆州的城市辐射能力旗鼓相当。2小时经济圈,荆州城市辐射能力超过宜昌、荆门,可以与襄阳一比。3小时经济圈,这3个城市都受到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失去了中心城市优势。由于宜昌的西、北、南三面都是大山区,荆门的西面也基本上是山区,荆州的区位比较优势并不差。
2.荆州水运能力的比较优势。
荆州(沙市)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地位仅次于汉口,主要凭据是江汉平原的农业和较为密集的人口,从对外经济贸易联系来看主要得益于水运优势。长江黄金水道是沙市上达重庆下抵上海的便捷通道,加上与汉水相连的外荆襄河、内荆河等密集的平原水网,沙市成为湖北中部地区的重要商埠。
3.荆州航空、铁路运输能力的缺陷。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荆州不得不和宜昌、荆门两市共用三峡机场。由于三峡机场与3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没有绝对的差距,加上天河机场的因素,荆州的航空运输能力只是处在相对弱一点的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算很严重。
不过,铁路运输的情况就不同了。过去荆州只有半截地方铁路,运费比国铁高,运输能力又比宜昌、荆门小得多。汉宜铁路的建成使荆州真正跨进了铁路时代,不仅大大提高了荆州铁路运输能力,而且对荆州东西方向的运输能力是一次极大的提升。
4.北煤南运新通道对荆州运输网络的修复。
荆岳铁路与北煤南运通道建成后,荆州的城市辐射能力将快速超越宜昌(铁路)和荆门(铁路+水运),在两湖地区的交通比较优势仅次于武汉。
新通道将对荆州城市集散维度产生巨大改变,从根本上解决荆州的东南-西北方向人流物流不畅的问题。这一改变意义重大,因为荆州位于国家经济版图的中心区域,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在气候、物产方面的差别要远远大于东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等其他物流方向。这一特点从荆州长江大桥上的货运统计分析中不难得出。
北煤南运新通道的建成,将使荆州成为两湖平原的煤港、煤电重镇,成为湖北航运副中心(仅次于武汉),荆州将超越宜昌、襄阳、荆门,在中部崛起中扮演全新的角色。以北煤外运重要港口秦皇岛港为参照,北煤南运通道建成后,荆州港的货运吞吐量将从现在的3千万吨港提升到3亿吨港,港口吞吐能力提升10倍。
二、北煤南运新通道与荆州煤产业集群
(一)中部地区煤炭需求是建设北煤南运通道的根本动力
中国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方向。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华北地区是煤炭主要产区,煤炭生产大于消费,是煤炭输出区。华东和华南地区煤炭消费大于生产,是煤炭输入区。这种煤炭产消分布格局决定了华北地区,特别是山西、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煤炭,向华东和华南地区运输。
北煤南运运量大、运距长,主要采用铁路、海运和内河水路运输。京沪、京九、京广、焦枝等铁路、沿海、长江和京杭运河水路运输线都是北煤南运的主要线路。
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运费的效益。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持续紧张,一方面导致运力“寻租现象”,增加了中间费用;另一方面,迫使大量煤炭转移到公路。这种不合理的运输方式,不仅增加了用户的成本,也无效耗费了社会资源。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将减少铁路运力“寻租现象”和公路运煤现象,降低社会运输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节省运输时间的效益。从蒙西到秦皇岛港的距离与南下到荆州的距离,二者相差不多,都在1200公里左右。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开通,相当于省去了从秦皇岛港海运南下再入长江进入中部地区的运费,在缓解煤炭运力紧张状况的同时,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缩短煤炭运输时间,加快煤炭供应,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是煤炭运输安全的效益。为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煤炭的巨大需求,承担煤炭运输主要任务的铁路通道,如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丰沙大铁路、京原铁路等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缺少能力弹性,也缺乏应付突发事件和灾害的余地。一旦某条运输通道出现情况,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煤运新通道的建设可大大增加煤炭运输的安全性。
从长远来看,这条北煤南运大通道还将承担蒙古国即将开发的塔本陶勒盖大矿区煤炭的南运重任。塔本陶勒盖大矿区,是全球尚未开发的最大的优质焦煤矿。
(二)重载铁路技术的突破是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技术条件
2010年,有我国“能源战略大动脉”之称的大秦铁路年运输煤炭突破4亿吨,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继续创造遥领世界的惊人业绩。4亿吨煤炭,是世界公认的单条铁路年运量极限2亿吨的2倍,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条铁路的运量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依靠自主创新,大秦铁路在世界上实现了机车无线同步操纵系统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等的集成创新,确保了近3公里长的重载列车,同步接受指令,同步实施控制。这种载重80吨的煤炭专用货车是我国完全掌握世界重载货车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
有了改进后的中国重载铁路技术的支撑,北煤南运新通道建设的投资将更容易筹措,建设成本也会更低。
(三)以荆州为中心的区域将形成完整的煤炭储备产业链
国家发改委已于2010年启动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计划。借助数字化配煤系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煤炭储备体系,更将带来煤炭产业链的变革。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约占七成,而原油仅占两成。在以石油消费为主的国家,构筑坚实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可以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相比之下,在以煤炭消费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我国,建立强大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理所应当,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
目前众多企业参与建设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有的已经在某些重要港口筹建储备库。本质上,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国家煤炭储备体系是把国家的煤炭储备体系镶嵌在商业性的煤炭供应链环节,从而把这些商业性的煤炭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改造成国家煤炭储备体系。
长江黄金水道与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交叉将荆州打造成中部地区水陆联运的重要物流节点。作为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凭借通江达海的比较优势,荆州有望成为各大企业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的首选场址。
三、北煤南运通道与两湖平原中心城市建设
(一)更多的人流物流钱流将穿越荆州
长江黄金水道经过整治后航道通行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汉宜铁路的开通将大大提升荆州东西方向的运输能力,北煤南运新通道的建设无疑会极大地提高荆州南北方向的运输能力。到了那个时候,西北干旱地区与两湖平原水资源充沛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将明显扩大;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与两湖平原水资源、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互补,大大扩大两地之间的产业交流,密切两地之间的产业链。
由于铁路运输成本较低,很长时间都是宜昌、荆门对荆州的物流辐射。北煤南运新通道建成后,荆州的物流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快速超过宜昌和荆门。在宜荆荆城市群三角竞争中,荆州将以其物流中枢地位对宜昌荆门形成反辐射,荆州节点的集散能力将大大超越宜昌节点、荆门节点。这个节点,将大大提升两湖平原特别是松滋车阳河至洪湖新滩口483公里荆江两岸的制造产业和现代城市群的发展能力。
(二)荆州城市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除了沪汉蓉高铁、北煤南运新通道的带动以外,引江济汉工程、包括盐卡港在内的荆州组合港的建设也将促使荆州城市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荆州将成为全新的功能城市,并以全新的功能城市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荆州不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不仅仅是一座轻纺工业城市,它将以港口城市、能源城市、重工业城市的身份出现在华中地区的经济版图上。
在不远的将来,荆州的运输方式将从现在的以公路、水运为主转变为以铁路、水运为主,荆州的电力供应将从现在的输入为主转变为输出为主,荆州的工业形态将从现在的以轻工为主转变为以重工为主,荆州的产业结构将从现在的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物流业为主。
荆州城市功能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反过来会对城市人口聚集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加速湖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三)荆州将成为投资者布局中部的重要支点城市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市场萎缩,增长缓慢。中央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增长势头,稳中求进,开始着力打造以内生性增长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经济增长模式。
要想在中国市场稳步发展,布局中部地区是新的战略选择。荆州位于我国经济版图的中央之地,加上较好的货物集散能力,必将成为各类企业争相布局的重要节点城市。
大交通格局的形成,煤电化产业的集聚,将使投资者在荆州的选择空间更大。制造业、服务业在荆州的布局,将不再局限于以荆州为中心的百公里的商圈,而是三百公里、五百公里商圈。
产业的振兴又会带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力资源的集聚,而后者又反过来推进荆州产业的进一步振兴,形成互相促进此增彼长的良性循环。
(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