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易房产讯 北京市统计据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房地产销售情况大为改善,全市销售面积比上年同期增长11.9%,住宅部分更是同比增长23.2%,受益于此,房企上半年定金及预收款几乎同比去年持平,但资金到位情况仍不理想,自筹资金更是同比下降31.5%。
7 月23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9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增速比1-5月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完成投资667.8亿元,下降2.8%;写字楼完成投资142.8亿元,增长6.1%;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完成投资114.6亿元,下降12.5%。
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20.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47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2%;写字楼为64.7万平方米,下降12.4%;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为50.6万平方米,下降6.8%。
销售情况有所改善,但市场供给情况仍不乐观。上半年,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为1482.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8.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 79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写字楼为169.1万平方米,下降34.2%;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为159万平方米,增长18.7%。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本年到位资金为229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9%。其中,金融贷款为664亿元,同比增长13.8%;自筹资金为543.8亿元,同比下降31.5%;定金及预收款为709.3亿元,下降0.7%。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常清表示,相对于全国企业到位资金水平已连续两月同比上涨,北京房企表现仍不积极。目前仅从销量上反应出当下市场的回升趋势,但房地产的投资渠道及开发商资金面仍面临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纯商品住宅投资意愿低迷,这会影响到未来一到两年的实际供应量。若下半年量价持续上涨的趋势得不到抑制,未来供需矛盾也将加剧房价的上涨。当前楼市调控正值敏感时期,地方与中央、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都处于深度博弈的阶段,在市场预期逐渐引领楼市的情况下,政策导向也应加强。 (本文来源:网易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