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加速下行的压力下,国内刚刚经历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创单月新高的“流火6月”,达4.18万亿元。分析发改委上半年新批重大投资项目的构成和审批节奏,可以发现,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央重大基建项目连续上马的可能性不大,风电、水电等节能环保产业则承载了优先于“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结构”任务。
清洁机制项目连续获批
纵观上半年获发改委放行的重大投资项目,可以发现,其和“四万亿”计划涉及的项目在结构上有明显不同。这主要体现在新能源和清洁机制项目被连续稳定获批,重大基建项目数量、金额占比下滑两个方面。
首先,风电、水电等节能环保项目在总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证券时报记者在统计发改委新批重大投资项目后发现,今年1~6月,发改委共审批通过了1562个项目,除232个海外需审批项目和352个以工代赈项目外,包括水、电、气在内的公用事业项目占比最高,达到74%以上。值得一提的是,从产业关联度看,上半年获批项目中,90%以上是和“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相关。
二是上半年除机场建设外,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建项目获批数量均出现同比下滑。记者统计发现,今年1~4月,只有3个公路建设项目获批,总投资金额在100亿元左右,同比减少9成以上;铁路项目方面,只有蒙西至华中地区1个项目获批,总投资金额约1600亿元,而去年同期,共有总投资接近1900亿元的6个铁路项目获批。
从审批节奏看,重大基建项目中,目前只有机场建设项目出现持续放行迹象。1~4月,发改委共批准8个机场项目,总投资金额接近400亿元,去年同期的这组数据分别为5个和230亿元;5月下旬以来,先后只有三个机场项目获批。
反观2008年底启动的“四万亿”投资计划,超过60%资金被用于“铁公机”系列项目和灾后重建。其中,用于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建和城乡电网改造的资金占比达37.5%,涉及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工程等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占比很小。
调结构优先于拉动经济增长
分析重大投资项目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拉动作用,一要看项目能否形成较大投资额,二是看项目进度和建设周期。两方面来看,上述重大获批项目所承载的“调结构”任务或优先于“拉动经济增长”。
首先,上述1562个重大项目中,公路、铁路等大型传统基建项目合计占比不足1%;以水利工程、小流域整理为主的“以工代赈”项目多为保民生工程,单个项目体量小;数量上占优的清洁机制项目又偏重“调结构”,所以整体来看,这些投资项目较难从增量上带动经济增长;上半年11个获批的机场建设项目全部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合计不足500亿元的总投资规模。
其次,记者从凯迪电力、申能股份等上市公司了解到,现阶段风电、水电等清洁机制新项目大多推进较为顺利,但大型钢铁项目纷纷暂缓开工。目前,总投资金额超过1300亿元的武钢防城港和宝钢湛江钢铁项目都已遭遇搁浅。
重大基建项目难再一拥而上
虽然5月份三大钢铁项目被集体放行一度引发“四万亿2.0版”争议,但从近期管理层的连续表态以及6月份重大投资项目获批情况来看,下半年中央连续放行重大基建项目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胡锦涛主席在7月23日的一个干部专题研讨班的开班仪式上表示,大幅增加投资虽然是解决经济下行问题的首选,但盲目投资很可能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他强调,“解决经济困局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敢于和善于对经济结构进行改革”。
相关统计显示,1~4月,风电、水电等项目占单月项目总数的比重均在80%以上。5月份,获批项目总投资金额较4月翻番有余,且呈现单个项目规模提升的特点。广发证券策略研究组分析师林鲁东在估算统计后发现,5月份新项目投资总额约2241.8亿元,其中宝钢、武钢两大项目的合计占比就达到60%。当月风电、水电等清洁机制项目总金额占比降至18%。不过,上述“脉冲”情形在6月份就得到恢复。记者在梳理6月份96个重大投资项目后发现,除8个涉外收购项目外,当月共有82个风电、水电等清洁机制项目集中获批,其余则是发动机制造和机场建设项目,数量占比不足6%。
尽管中央在重大项目审批上较为谨慎,但不排除个别地方政府冲动放行以投资刺激经济的可能。昨日,长沙市就“晒”出了一份投资计划:2012年拟推介重大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相当于去年该市名义GDP的147%。
不过,当前各地政府财政普遍吃紧,项目资金来源或仍以银行融资为主;考虑到中央“调结构”的政策基调,以及过度负债带来的金融风险,因此各地普遍上马大项目的可能性不大。
(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