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规模工业企业6成减产停产 谁压垮了中国制造业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7-30 10:54:59  兰格钢铁
    浙江省人大财经委昨日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上半年浙江企业经营效益下滑、生产经营综合成本提高,订单进一步减少,减产、停产现象增多,仅温州一地,60.4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减产停产。更令人担忧的是,小微企业去年以来面临的困难正向大中型企业传导,企业家信心明显下降。

    据悉,今年6、7月上旬,不少企业向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反映,目前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更大、更持久。事实上,不仅仅是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省份企业,甚至大量的内陆企业,都反映今年“实在太难”。

    沙钢董事长沈文荣就表示:“我做了30多年企业,从没见过比今天更糟的局面,过去遇到经济形势不好,能知道三个月或者半年后就能回升,如今看不出低谷期是3年还是5年。”

    多个行业遭遇罕见寒冬停产、破产潮蔓延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国内地产、钢铁、机械、煤炭、造船、光伏等多个行业今年接连“入冬”,大批企业陷入困境。国资委也于上月再次向央企发出预警,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央企要做好3-5年过寒冬的准备。

    武钢日前决定,将全年利润目标由30亿元调整为16亿元,总经理邓崎琳表示,全行业正遭遇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已公布半年业绩预报的20家钢企中,17家预降或预亏,鞍钢股份更是爆出19.76亿元的巨亏。“目前钢厂已经到了保命期,能限产的都限了。2008年都没有今年这么狠。”一位业内人士称。

    经历了“黄金十年”景气周期的煤炭行业也悄然迎来拐点,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进入“跌跌不休”的窘境。面对熊市,煤炭企业开始限产保价、准备过冬,中煤集团、山西焦煤、河南义马集团、永煤集团等巨头纷纷加入降薪、裁员的行列,一些中小型的煤企日子更难过,资金链出现紧张甚至断裂的情况。

    随着全球航运市场步入低迷,造船业和运输业的日子开始难过,出现了严重亏损和停产现象。今年1-5月全球新造船订单量为670万CGT,同比减少50%,订单总额只有223亿美元,按年计算锐减47%,全球造船界面临订单量锐减及船价下降的双重危机。全球最大的中小船舶制造业基地浙江台州目前约有80%的船企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前总经理谭作钧认为,内地有50%的造船厂将在未来2-3年内破产。

    ”期间,一份由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和工商联联合提交的提案认为,造成当前实体经济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多种因素叠加使生产成本攀升;过度垄断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国际需求萎缩、中小企业产能过剩;实体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等多重困境;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等。

    全球经济低迷、需求大幅减少是企业家们普遍提及的原因,不过,在他们看来,劳动力成本、税负、融资难等国内因素才是压垮企业的更重要原因。隆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建华表示,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民营中小制造企业普遍受到税负过重、要素价格高企、盈利空间收窄、融资困难等“生死考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分析称,国有部门将法律、政策、资金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空间,导致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衰弱,不仅使经济增长难以维系,而且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呼吁,应尽快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使民间金融从“地下”无序成长转向“地上”理性发展,让金融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位。

    此外,低技术含量和劳工密集生产加速向柬埔寨、越南、保加利亚和波兰等廉价生产地区转移,也引发了各界对中国制造业优势丧失的担忧。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温州规模工业企业6成减产停产 谁压垮了中国制造业
  • 温州金改再出招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挂牌
  • 中央储备粮温州直属库扩建饲料加工用房建设工程
  • 2011年温州包装工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
  • 温州中高端紧固件份额增大
  • 温州紧固件市场发展现状点评分析
  • 温州金改承压 不良贷款余额半年翻番
  • 宁波-台州-温州天然气管道项目
  • 温州引民资建铁路待"绿灯" 拟募资35亿
  • 温州民资申办银行多次被否 地方部门无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