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督查组肯定各地调控成果,另一方面是现实的房地产市场所呈现的“量价齐涨”。
督查组督查之际,楼市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
到目前为止,督查组分别肯定了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四川等。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地方均在呈现“量涨齐涨”的情况。
据某机构统计,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17元/平方米,环比6月上涨0.33%。其中70个城市环比上涨,30个城市环比下跌。与上月相比,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加25个。从数据来看,7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较6月明显增多。
调控至此,楼市的现状说明,几大利益集团博弈已到巅峰阶段。显然,地方政府、开发商、中介在集体奋力保护来之不易的回暖,而购房者只能期望中央政府能顶住压力将调控进行到底。
督查组的一次座谈可以证明利益群体正在努力保护“来之不易”的楼市回暖。“7月31日上午,督查组约谈了部分专家、学者,下午约谈了经纪公司和代理机构的代表。一位参与座谈会的业内人士向本报透露,参于座谈会的业内人士普遍称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效果,尽管市场成交量回暖,但不会出现暴涨。提及对调控政策的建议时,部分经纪机构希望调控能有所放松,尤其是放松对改善性需求的限制。有人呼吁应允许多套房持有者卖完手中的房子后,还有资格购买。”
为了保护楼市回暖的果实并进一步争取利益,甚至有地方政府规定,在督查组督查期内,房地产商广告不得明显提及热销等。督查组的到来,几乎成了每个城市的“敏感期”。在此期间,利益集团的每一个群体都不想让督查组感受到房价上涨之实。
督查组莅临之际,与以往热销就大肆渲染不同的是,北京市许多楼盘选择了工作日开盘。除了有建委的动员之外,还有开发商直言,这是为了避免媒体的关注。在他们看来,敏感阶段再高调宣称热销就“太不合时宜”了。
有位中介老总甚至忧心忡忡地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地产业,是典型找抽型行业,好不容易市场转暖,交易量没到高峰期一半,就大叫"日光盘""报复性反弹"。结果客户没信,总理信了!真心找抽!”好不容易活过来的中介,再也不想承受新政出台之痛。
但这些表面的“掩护”,并不能阻止房价实际的反弹。投资客的欢呼、开发商的逐利,都在步步将房价推涨。但这种癫狂有可能会让楼市走向反面。种种迹象表明,决策者正在低调酝酿调控新政,房价的上涨正在给新政的出台提供充分的理由。
正如本报此前报道所说,可供决策层选择的调控措施,包括研究改革商品房预售制度,更大面积地推广房产税,目前看来后者实施的速度更快,尽管至今还不能充分论证房产税足以抑制投资和房价上涨。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