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么一年前的今天,竺稼也许会果断地离开黄光裕。2011年8月份,国美电器股价攀升至近4港元,贝恩当时变现的话,可赚取约45亿港元,投资收益率达249.45%。
可惜,这一幕已经只能成为永远的假设。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国美电器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012年8月15日收盘价0.69港元,贝恩不但45亿浮盈灰飞烟灭。即使跟三年前入股的成本价相比,也已账面浮亏近7.3亿。三年投资,不仅颗粒无收,现在竟成亏本买卖。
更加不幸的是,2012年上半年,国美出现了首度中期业绩亏损。这几年来,国美的实体渠道方面已经输给了苏宁,原来的“老大”地位拱手让人。如今在电商价格战的残酷血拼中,单靠旗下的库巴网,已经无法挤入第一梯队。
随着国美电器在渠道和电商大战中的四面楚歌,作为第二大股东的贝恩也走进了一个死胡同,错失转手良机后,进退维谷。
国美困境
国美忙于“内乱”的两三年内,家电连锁产业态势已急转直下。
2008年11月,由于涉嫌经济犯罪,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拘。两个月后,即2009年1月,陈晓走马上任,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同年,国美电器准备募集资金,引入新股东。
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参与竞购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华平投资集团、贝恩资本、KKR、凯雷等国际私募巨头在内有十多家。最终,陈晓领导的董事会选择了贝恩资本,后者在国美电器32.36亿港元的融资中认购了总代18.04亿港元的七年期可换股债券,成为仅次于黄光裕的第二大股东。
从此,贝恩资本便进入了与国美的蜜月期,并成为陈晓的支持者。而陈晓也表示,引入贝恩资本,标志着“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方拟定通过关闭低效益的分店,增加旗舰店的数目,改善营运的效率。
但好景不长,这一战略还未持续,就被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与陈晓之间的“控制权拉锯战”淹没。黄光裕家族重掌帅印之后,国美重回店面扩张时代,然而在国美忙于“内乱”,频繁改变策略的两三年内,整个家电连锁产业的态势已急转直下。
国美不仅在实体店的销售上落后于苏宁电器,旗下的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当当国美电器城以及库巴网等三个电商平台也遭到前后夹击。
与京东商城的价格持久战,使得传统家电连锁企业吃不消,苏宁和国美以实体店收益养战电商的策略已使两家企业出现业绩下滑。
而较之于苏宁,国美电器的情况则严重得多。
7月24日,国美电器上市以来首次发出亏损预警。公告称,根据对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初步审阅,预计截至2012年6月底期间将获得净亏损。今年一季报显示,国美一季度实现6739万元净利,如此推算,国美电器在二季度的亏损将超过6739万元。
贝恩退路渺茫
超过四成的浮亏在贝恩资本的投资历史上并不多见。
2010年9月,在“黄陈大战”的股东大会召开前夕,贝恩资本将所持有的18.04亿港元国美电器可转换债全部转股,转股价格为1.108港元/股,转股股份为国美电器16.66亿股,占股比例为9.98%的股权,转股后贝恩成为仅次于黄光裕的第二大股东。
“黄陈大战”并没有影响国美股价的一路攀升。2011年8月15日,国美电器股价收报于3.79港元,达到了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贝恩资本每股净赚2.68港元,浮盈约45亿港元。如果贝恩资本选择此时退出,投资收益率将达249.45%。
同为国美股东的摩根大通自2011年初就开始不断减持国美股份,业内一度坚信贝恩资本将在2011年下半年实现套利退出,最终贝恩资本没有退出。
业界认为贝恩2011年没有选择退出,可能是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当时贝恩想退出,由于占股比例较大,短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机构接盘方,随后股价下跌,导致它没有及时退出;另一个原因,国美曾表示要把一些未纳入上市公司的门店放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包,贝恩认为国美的股价未来还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扬。
但让贝恩资本始料未及的是,一年后自己所持的股权市值竟亏损超过四成。
2012年8月15日,国美电器股价收报于0.67港元,不及2011年8月15日市价的两成,作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贝恩资本也在这场一年期的杀跌中损失惨重。
相比于2011年8月15日的3.79港元/股,贝恩资本浮亏51.98亿港元。而相比于贝恩入股国美的成本价1.108港元来说,贝恩资本浮亏高达7.3亿港元。短短一年之内,贝恩资本投资国美电器市值折损超过四成。
面对记者关于市值浮亏的提问,身处香港的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竺稼只是表示“对此我没有什么可说的”,而至于短期内是否会退出,竺稼也拒绝回答。
“目前,电商行业前景不明朗,线下连锁市场前景也不被看好,国美电器未来的表现不太乐观,贝恩资本的退出压力比较大。”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认为。
据了解,2009年贝恩资本投资国美可转换债的资金来自于贝恩亚洲首期基金,该基金总规模为10亿美元。目前,作为贝恩资本为数不多的投资国内上市公司案例的国美股份,其超过四成的浮亏在贝恩资本的投资历史上并不多见。
(本文来源:理财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