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近日正式全面启动。
“接下来,上海将加快碳排放交易相关基础体系的建设,为将来争取成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做好准备。”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在8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大会上表示。
“这是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迈出的标志性步伐。”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如此评价上海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
将有大约200家试点企业被纳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通过参与碳交易市场,可以及早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引导前瞻性的投资选择、做好相关的人才储备、树立绿色低碳的形象,更显著的意义在于,通过加入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能提前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为国家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设计提供借鉴,体现企业软实力。”解振华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有三大难点,包括难以确定试点范围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相关基础制度和技术支撑欠缺,以及监管工作困难。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试点前期的筹备工作和基础体系建设,以确保明年年初能顺利开展碳排放交易。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上海市全面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关键时期。”杨雄指出。
上海的大抱负
上海的全国性抱负,在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中已体现。
“促进本市'碳服务’关联产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队伍、机构能力建设,为本市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碳金融市场、建设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推动'四个中心’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实施意见》这样阐述上海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实现上海在碳排放交易市场方面的抱负,上海各政府部门几乎是全方位参与。
8月16日的启动大会上,公布了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由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环保局、国资委、质监局、旅游局、金融办等相关负责人。该领导小组将负责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总体指导和协调。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一种创新机制,和金融紧密相关,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在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中,要紧密关注国际动态,学习国外经验,出台财政、金融等政府支持政策,并注重与其他试点省市的协调,以建设良好的、开放性的、兼容性强的碳排放交易系统。”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指出。
为争取将来成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上海在碳排放交易试点准备过程中,一直注重与国际发达国家以及其他碳排放试点省市的交流。
“先后对欧盟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还与北京、广东等进展较快的试点省市开展经验交流。”上海市发改委秘书长周强指出。
“上海意图将来成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愿望是很美好的,上海的金融业、服务业也很发达,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众多,具备不少独特的条件。但是,首先上海的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要取得成功。”一位碳市场观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除了意图掌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话语权,上海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也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给上海的节能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给上海的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8%、碳排放强度下降19%,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减排压力颇大。
“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是上海推进转型发展,完成节能目标的重大创新。'十一五’以来,上海根据国家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政策和法律措施,来推动节能减排,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要求,但同时,我们运用的市场化手段还不够,而运用市场交易的手段来推动节能低碳,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全上海市的转型发展,都值得探索。”杨雄指出。
企业与政府的博弈
按照近日上海市政府公布的《实施意见》,在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期间,将对试点企业免费发放碳排放初始配额,本报记者了解到,初始配额得以免费发放,是拟纳入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与上海市政府博弈的结果。
“市发改委组织有关专业机构开展了前期调研,通过赴重点行业企业现场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书面发放调查表,先后与近200家企业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较充分地了解了本市重点排放企
业和主要工业行业的运行现状和发展规划、企业主要能耗及碳排放情况和企业能源管理情况等。”周强表示。
与企业交流和座谈的结果之一是,试点企业可获得免费的碳排放初始配额。
“理论上,应该实行有偿分配,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尤其在碳排放交易初期,只能通过免费发放配额来吸引企业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国际上,包括欧盟EUETS也是这样做的。”上述碳市场观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配额分配方面,既要保证不要加重企业负担,以调动企业积极性,也要保证一定的市场需求。碳排放交易规则的设定,要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从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制定出便于企业参与的制度,一方面,企业要意识到控制碳排放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让企业看到碳市场给企业低碳发展的机遇。”解振华指出。
“我们将积极配合上海市政府,配备相应人员,理顺公司碳排放相关计量监测体系,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宝钢的碳排放盘查和核查工作,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昆在会上表示。
“我们相信,上海赛科能够在参与碳排放交易中,实现自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海赛科已建立了在线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在线监测能源消耗情况,优化碳管理。”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钢铁、石化行业等工业行业重点排放企业,上海碳排放交易试点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是,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重点排放企业,也被纳入试点范围。
“旅游业是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的行业之一。锦江集团将做好碳排放盘查、报告、注册、登记工作,主动参与碳排放交易。”锦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达了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的意愿。
交易试点三大难点
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有三大难点,包括难以确定试点范围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相关基础制度和技术支撑欠缺,以及监管工作困难。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基础和核心是设定一定范围内的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在这一目标下进行碳排放配额的分配,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心,碳排放增量不可避免,上海是我国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但依然呈现产业结构偏重的格局,尤其是全市人口持续增长,人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工业生产和公共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全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旧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对未来不确定的经济形势预期,其产业规划和生产规模也很难确定。因此,确定上海市试点范围的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具有难度。
另外,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从7个试点省市开始做起,必然带来相关基础制度和技术支撑欠缺。
“碳排放交易是一项系统工程,未来要考虑与全国和国际接轨,又要考虑目前上海的实际情况,需要行政、经济、法律等多项制度和措施组合支持。目前,国内和上海市,与碳排放相关的报告、核查、管理措施还很缺乏,还没有统一的碳排放核算和标准指南,需要试点省市来进行探索,以形成一套基本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杨雄指出。
据透露,全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基本摸清了上海2005年和2010年碳排放的家底。7月初,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了《实施意见》,已经确定了试点工作的主要框架。
到目前为止,上海市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已初步形成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企业碳排放监测和报告指南,各行业碳排放的核算方法,初始配额分配方法等。
至于监管方面,《实施意见》以及8月16日的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大会,均提出要建立碳排放交易监管体系,但是并没有详细说明要如何监管。
“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新生市场,有赖于逐步的培育和完善,在试点初期阶段,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只考虑现货交易,条件成熟之后,才考虑期货交易。试点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及时地掌握市场价格波动的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防范投机行为,也要设定好风险防控的机制,维护市场稳定的机制。”解振华指出。(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