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21日上午于公开市场进行了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合计操作量达2200亿元,单日逆回购规模创历史新高。上述两项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40%、3.60%,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较上周小幅攀升5个基点。
鉴于本周有12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减去票据及正回购到期330亿元,则公开市场净回笼量为870亿元。此次天量逆回购操作后,公开市场本周截至目前已实现资金净投放至少1330亿元。即便本周四央行于公开市场重启近期许久未用的正回购操作,并考虑到当前资金面趋紧的现实状况,本周最终连续第三周实现资金净投放基本上已成定局。
分析人士指出,受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持续趋紧的影响,央行当前有意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在稳定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精确调整短期利率的走势,促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此前,央行已连续七周在公开市场上开展逆回购操作,而机构普遍预期的降准之举亦迟迟未动。综合新华社中国证券报
原因资金面短期难宽松
“近期逆回购大幅放量,直接原因就是货币市场资金紧张,回购利率大幅上行,超出央行的调控目标,毕竟利率大幅上行与现阶段放松货币政策刺激信贷稳增长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坦言。顺德农商银行固定收益分析师宋球红也指出:“受8月份财政缴存、外汇占款不佳等因素影响,资金面短期难以宽松。”不过,有市场人士提醒,未来如何应对逆回购大规模到期,将是困扰资金面乃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大问题。
影响短期降准预期落空
分析认为,逆回购规模显著放大,显示央行避免政策密集出台的意图,也暗示了目前的经济状况并没有令政府层面感到格外悲观。由于央行大规模滚动开展逆回购操作,对于平抑外汇占款减少与财政存款上缴共同导致的资金面短暂趋紧可起到明显效果,市场人士预计,短期内央行或仍希望利用公开市场逆回购熨平资金面波动,即央行短期内继续通过逆回购工具来调节流动性并稳定资金价格。
尽管9月份资金面状况更不乐观,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苗头,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不断加码,央行似乎还并不想急于降准,反而更愿意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这将意味着短期内降准基本无望。
TIPS
何谓“逆回购”?为何频繁用?
所谓“逆回购”,就是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央行频繁动用“逆回购”,主要是因为其作为一种高频工具,每周可用,且对货币市场的利率有足够强的控制力,不会像准备金工具一般,使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
同时,“逆回购”工具还能实时的,在央行满意的利率水准上,为银行间市场送上恰好可用的流动性,相对于准备金率的下调,对短期利率的调控性显然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