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片面看待制造业成为不良贷款"主角"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9-5 10:32:22  兰格钢铁
    刚刚公布完毕的银行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16家上市银行逾期贷款总额超过43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900亿元。其中,五大国有银行逾期贷款额较年初增幅全部超过10%,增幅较大的建行、工行分别达到了43.4%、38.1%。增幅相对较小的中行、农行,也分别增长了19.1%、15.72%。

    而数据同时显示,不良贷款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商贸企业,其不良贷款占总不良贷款的比重接近50%。

    那么,如何看待制造业成为不良贷款“主力”、扮演不良贷款“主角”呢?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内外两个市场需求都大幅萎缩,制造企业普遍陷入困境,影响了资金的周转效率,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还款难度加大、不良贷款增多的局面。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制造业不良贷款的攀升,也不完全是客观原因和企业自身的原因,银行信贷理念和策略方面的问题,也是制造业不良贷款攀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首先,制造业贷款数量的增加与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不协调、不同步,是造成制造业不良贷款攀升的深层原因。众所周知,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三年时间内,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可谓达到了极致,三年不到的时间,向市场整整投放了二十多万亿贷款。但是,投放给制造业的贷款却远不如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和其他非生产性行业。由于信贷资金的天量投放,带来了价格的快速上涨,制造企业的成本快速上升,效益急剧下降,形成了“两头挤压”。那么,还有多少制造企业能够承受呢?又如何不出现不良贷款上升的现象呢?

    第二,银行在信贷风险的防范上政策不统一、不对等,也是造成制造业不良贷款攀升的重要原因。我们注意到,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信贷资金天量投放时,制造业没有得到相应的资金支持。相反,在货币政策紧缩时,银行却把收贷和防范风险的重点都放到了制造企业身上。绝大多数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被银行压缩了贷款规模,形成只收不放或多收少放,使原本就资金很紧张的制造企业更加难以运转。最终,一些制造企业只能逾期不还或难以筹集资金偿还。相反,对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银行却很少收缩贷款规模。尤其是政府融资平台,不仅没有收贷,反而在明里暗里地予以支持。这样的经营策略和手段,怎能不造成制造业不良贷款的增加呢?

    第三,税收政策越来越严、税收强度不断加大,则是造成制造业不良贷款攀升的外在推力。虽然中央一再号召要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土地财政”的可依赖性大大降低,地方政府为了运行需要,加大了税收征管力度。在企业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却不降反升,税收增长速度仍然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企业效益增长速度。近日刚刚公布的民营企业500强,利润和税收基本持平,也可以看出制造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多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制造企业也就不得不将经营资金用来缴税、缴费,出现不良贷款,也就非常自然了。

    最后,融资成本过高,制造企业实际可利用的信贷资金规模变小,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为,绝大多数制造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资金,融资成本都在法定利率两倍以上。在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如此高的融资负担呢?又怎能不出现不良贷款攀升的现象呢?

    总之,对制造业成为不良贷款攀升的“主力”和“主角”,绝不能只从企业身上找原因,不能只把不良贷款上升看作是企业不讲诚信,而应当更多地从外部环境上找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帮助企业提高信誉,最终帮助银行化解信贷风险。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不要片面看待制造业成为不良贷款"主角"
  • 我国制造业低成本时代正远去 期待转型升级
  • 银川打造模具机床数控制造业高地
  • 工信部:中国制造业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 美国8月制造业PMI创37个月新低
  • 工信部:中国制造业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 首创期货:制造业PMI不佳 铜仍收涨
  • 中国制造业陷入年内最低谷 货币政策待抉择
  • 制造业运行出现41个月以来最明显降速
  • 制造业运行出现41个月以来最明显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