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全球海事界的“绿色风暴”已不可阻挡。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新要求被纳入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公约,并将分阶段强制实施,各国海事界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谁能在这场风暴中屹立不倒并求得先机,谁就将在未来更为激烈的国际角逐中胜出。
近年来,中、日、韩等主要造船国都在倾力开发节能环保船舶,业界陆续诞生了一大批贴有“绿色”标签的船舶产品,“绿色船舶”也逐渐成为业界的一个热词。然而,什么样的船舶才称得上“绿色船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也为各国船型开发带来了重重迷雾。7月10日,一向在技术领域嗅觉敏锐的中国船级社发布了《绿色船舶规范》,在全球海事界率先为节能、环保、工作环境的绿色船舶定下规范。
界定绿色船舶概念
根据《绿色船舶规范》的界定,那些采用相对先进技术(绿色技术)在生命周期内能经济地满足预定功能和性能,同时实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的目标,并对操作和使用人员具有良好保护的船舶才能被成为“绿色船舶”。而要成为绿色船舶,就必须达到3个目标,即环境保护目标、能效目标和工作环境目标。其中,环境保护目标是减少船舶对海洋、陆地、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能效目标是减少船舶营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工作环境目标则是改善船员工作和居住条件,降低船员劳动强度。
《规范》编制者之一、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法规部副主任孙武告诉记者,这部《规范》是中国船级社在对近年来国际船舶技术标准发展、船舶绿色特性和绿色技术追踪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首次采用基于目标型标准(GBS)的编制方法,对绿色船舶的目标、功能要求和满足功能的措施分层次地进行了规定。《规范》的目的在于促进造船业、航运业和相关制造业优化升级,促进航运企业对新建船舶和现有船舶采取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船舶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工作环境舒适的目标。
为了使船舶实现“绿色”目标,《规范》对船舶的安全、环境保护、能效、工作环境等功能作了界定。其中,环境保护方面,船舶除满足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公约)所有适用要求外,还应在设备、布置、操作和维护上进一步降低油类、生活污水、灰水、垃圾排放和空气污染的风险;船舶除应满足《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淀物控制和管理公约》所有适用要求外,还应在设备、布置和操作上进一步降低压载水有害水生物及病原体污染的风险;船舶的设计、建造和维修要采用对人类和海洋生态无害的材料等。
在能效方面,《规范》强调要结合设计措施和有效操作控制,使船舶在同等效益下降低能源消耗;在保证船舶安全的前提下,用于船舶推进、船上人员生活、辅助机械正常运作所需的能源应最大限度采用清洁能源;新建船舶的能效按照EEDI进行评价,应至少满足国际海事组织EEDI基线要求等。
打造整体绿色船舶
可见,要满足《绿色船舶规范》,所开发的船型不仅要节省能源消耗、配备节能装置,更要满足能效、环境保护乃至船上工作人员舒适度等系统要求。用孙武的话说,就是不仅达到船舶的“局部绿色”,更要实现“整体绿色”。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造船界当前开发的船型多数只能算作“局部绿色”,真正能够在能效、环保、人员舒适度等方面均达标的产品非常少。相比之下,韩国、日本等国船企近年来不断推出各种绿色船舶,并声明所开发的船型可以满足国际上2015年甚至2020年以后的技术要求,国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船型。
这无疑已经成为中国造船业的一个劣势。中国船级社也一直在呼吁业界加紧行动,孙武说,近年来,造船界逐步认识到了开发绿色船舶的紧迫性,特别是在目前航运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船舶企业要想获得订单就必须拥有优秀船型。我国船企之所以在承接新船订单方面落后于韩国,就是因为缺乏优秀船型。目前,国内船企要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对“绿色船舶”的认识,造船业界要根本转变以往的船舶设计和建造理念,应清晰地认识到,一艘船舶航速多少、油耗如何不再是船东一家关心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业界共同的问题。而且,“绿色船舶”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涉及船舶设计、建造、配套等诸多环节,这需要造船业界整体能力的提升,单一领域的改进永远只能做到“局部绿色”。
具体到操作层面,“整体绿色”必然对船舶设计和建造的精细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首先,造船界要重视基础性的研究,比如,针对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一、第二阶段中的一些典型技术展开研究。特别是在船型设计方面,要进行独立的理论和系统分析,必须开展水池试验等,也就是说,设计单位要真正做到“船型开发”而不是满足于对现有设计的“修修改改”。同样,船企在建造方面也要尽可能做到精细化,杜绝粗犷型施工和管理,比如在空船重量等方面要严格控制,力求把每一艘船舶当做工艺品来施工。
这部《规范》适用于申请中国船级社绿色附加标志的船舶。申请船舶应满足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和船旗国主管机关的相关要求;提交申请后,经中国船级社审图与检验,并通过综合评定后,确认符合《绿色船舶规范》要求的船舶,将获得绿色船舶相应附加标志。下一步,中国船级社将加强绿色船舶概念和相关技术的宣传,与造船界一起探索实施和应用绿色技术。
(来源:船舶经济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