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滑通道里“滑行”了近半年的钢材价格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9月10日,主要钢厂纷纷上调出厂价格。此前,铁矿石现货价格已大幅上涨。
股市的反应则更快。9月7日,上证指数涨幅一度达4%,所有行业板块全线飘红,沪市成交量暴涨至千亿以上。
市场的反应被认为源于一件事:9月5日、9月6日两天内,发改委集中发布了批复的一批涉及资金合计近万亿的基础项目。
这是发改委今年第二次集中批复项目。此前,5月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信号时,发改委已集中批复了一批项目。
相比5月,这次规模更大,是“4万亿”再来袭还是继续释放信号稳增长?近万亿的投资钱从哪来?万亿资金投入是强心针吗?是否会留隐患?
“两天批万亿”系误读
虽然55个项目的批复文件集中在两天内公布,但其中一些项目的正式批复时间是在上半年。
“2天批复近万亿的投资?怎么可能?这完全是误读,应该去仔细看看这些项目究竟是什么时候上报上来的。我们准备了大半年。”对于近期“发改委2日再批万亿项目”,一位接近发改委的权威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9月5日、9月6日,发改委集中批复了55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包括25个轨道项目、13个公路建设项目、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而记者通过统计发改委网站的公开信息发现,此前发改委自3月至9月批复的基建项目不到20个。
这55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近万亿,在规模、数量远超此前,也带动基建板块股价大涨,并引发外界极大关注。
查阅发改委发布的批复文件,记者发现,虽然这些项目批复文件集中在9月5日、9月6日两天公布,但其中一些项目的正式批复时间是在上半年,有的甚至在4月份。
例如,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均是在4月份批复。太原、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为6月获批。
上述权威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些项目批复都是按计划而来并没有加快审批。
发改委相关司局人士此前介绍说,今年3月国务院讨论通过《“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建成快速公路网和快速铁路网,要保证这些项目按期完成,按照流程也要在今年完成项目批复。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今年铁路5000亿元的投资要到位,保证在建的铁路线路开工。
稳增长信号持续释放
与5月密集批复项目时一样,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跟以前一样,走的仍是短期刺激需求的老路,实际也是政府在对外释放继续稳增长的信号。”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8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23.9%,创出2009年2月以来新低。8月出口同比增长2.7%,略好于7月增速,但仍处于较低位置。8月进口增幅则从7月的4.7%下滑至-2.6%,为7个月来首次负增长。
9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明确指出,中国不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特别是5月份以来集中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随着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趋稳。
此前,发改委于今年5月也曾集中批复了一批项目。当时正值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出炉,数据集中反映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5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推进“十二五”重大项目按期实施,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释放“稳增长”信号。
近万亿钱从哪来?
有6成以上的资金依靠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筹集,包括地方融资平台发城投债及轨道沿线的房地产项目。
与5月集中审批的钢铁、水电、机场项目不同,此次集中批复的项目集中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轻轨、地铁、污水处理等项目,具有公共服务性质。
在“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关于资金安排有以下描述:项目总投资为229.22亿元。其中,资本金占总投资的27.48%,计63亿元,由甘肃省和兰州市、区级财政资金共同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国内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解决。
初步统计,仅9月5日发改委披露的25个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约7000亿,其中由各城市财政部门担负部分至少为2457亿元。这也意味着有6成以上的资金依靠银行贷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筹集。
据了解,目前我国城市轨道和市政设施项目主要由地方城投公司负责建设,并没有中央预算内资金。
多位部委和市场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些项目资金将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地方融资平台发城投债以及未来轨道沿线的房地产项目开放。
牛犁表示,城市基建项目具有公共垄断性质,主要资金来源还是银行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发城投债、企业发公司债等直接融资方式。他认为,城市基础设施现在有相当大的市场需求,银行贷款积极性也相应较高。
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城建项目建设,发改委也在酝酿推出针对城市地铁、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的基础设施私募债券。此外发改委还将在企业债申报上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司债简化程序,加快审核。
不过通过短期的贷款来做长期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也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还本付息的压力。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未来应该在金融体系方面进一步改革,在评级机构对地方负债状况评估后,允许市县一级地方政府直接发债。
此外,一项隐形的资金来源也不可忽视:通过轨道沿线的土地增值和房地产开发增加资金来源。
“一般哪里的地铁建好了,沿线的土地就会升值,土地财政依然是地方政府募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微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关于地方政府偿还能力,徐林在“城市中国计划2012年年会”上有一番颇有意味的描述,“西方国家很多的政府债务是用来做福利支出的,被吃掉了、花掉了;而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多数是用来做基础设施项目,最后会形成资产,这些资产有些是有直接收益的。”
徐林举例说,例如高速公路有过桥费,有偿还能力。污水处理厂有污水处理费,也有现金流。此外,虽然一部分项目没有直接的收益,例如城市道路,但这些项目很多有间接收益。“一条道路修好以后,这些道路两边的土地是有增值的,这些钱又进了政府的腰包。”徐林表示。
发改委批复项目情况
轨道项目25个
沈阳、石家庄、太原、兰州、广州、厦门、常州等7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长春、天津、青岛、苏州、西安、成都、深圳、宁波、广州等9城市的12个轨道交通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口码头航道7个
福州港江阴港区泊位项目;
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工程;
珠海港高栏港区神华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项目;
茂名港博贺新港区粤电煤炭码头工程;
公路项目13个
岳阳-望城公路;
广州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公路二期;
四平(辽吉界)至长春高速改扩建;
南昌至樟树高速改扩建;
污水处理项目9个
甘肃白银污水处理管网配套;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城市污水管网配套;
看法
投资模式引发讨论
有学者认为投资地铁等项目是“惠及几代人”,有学者认为应该改变政府投资的模式。
近万亿的大手笔投资公示后引来了各方讨论。这种投资模式利弊如何?对此,经济学者纷纷发声。
学者看法不一
经济学家郎咸平对于“万亿投资”并不认可。他认为,这是重蹈覆辙,最终将由老百姓买单。他以西安举例说,西安要在规划的6条地铁之外再建9条地铁,这情况就好比给病入膏肓的病人猛打强心针。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较为支持“万亿投资”。他也举例说,“把北上广深4个城市的地铁加起来恐怕也比不上东京的地铁网络”。屈宏斌认为,把财政收入或举债用来修地铁和供水排水系统能惠及几代人,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较好途径之一。
“虽然这轮投资从根本而言也是通过投资拉动增长,但确实有实实在在的需求,也有公共服务性质。”牛犁表示。
屈宏斌对记者解释说,有人担心投资地铁没有回报,但其实全世界地铁都不盈利,其本身不盈利换来的是城市整体经济和社会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了,长期税收也就提高了,可以用于偿债。
发展模式应改变?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此前表示,即使今年GDP跌破8%也不可怕,当前正是加快结构优化、模式转换的最佳时机,不应该浪费这场危机。而所谓的改革就是摆脱政府投资的模式,依靠技术创新和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表示,交通的改善确实对于民生和经济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政府依然没有摆脱土地财政和投资拉动的老路。如果发展模式不改变,在GDP短暂反弹后,将带来更大的下滑。他认为,此前金融危机后迅速出台“4万亿”让中国失掉了一次改革的大好时机。
(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