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绵阳计划到位国内市外直接投资、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引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5家以上。
“没有今天的大投入,就没有明天的大产出;没有今天的大招商,就没有明天的大发展。”绵阳市委书记罗强表示,“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力吸纳和承载国内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为绵阳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增量,提供新的动力。”
A.
招商:优化结构促工业强市
6月6日,绵阳科技城第一款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绵阳造”汽车激扬上市。这一由华晨汽车南方基地打造的首款全新乘用车的面市,成为绵阳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又一极具里程碑的事件。该基地规划到“十二五”末,达到30万辆整车、50万台发动机、50万套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
在继电子信息之后,绵阳意欲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第二个着力打造的千亿级产业。此前,今年4月,绵阳波鸿集团还与德国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EB公司,达成在绵合作生产第三代发动机缸体之协议,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0万件发动机缸体铸件的生产能力,成为奥迪EA888第三代发动机缸体中国唯一供货方。此外,中国重汽(000951)西南专用车生产基地在绵已正式达产,富临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年产12万辆传统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项目于去年开工。
震后4年间引进外资1435.9亿元,相当于震前8年总和的2.2倍。借力开放之思维与招商之策略,承载着几代绵阳人梦想的汽车工业正开始远航。这也是近年以来绵阳举全市之力,以开放促发展,以招商强产业的一个缩影。“再造一个工业绵阳”。绵阳以产业为先、优势优先的绵阳将着力培育打造的“2+4”优势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瞄准重点区域,注重高端切入,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先后引进了富士康、艾默生、拉法基、沃尔玛、华润5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旭虹光电、中国重汽、中联水泥、华晨汽车、江苏雨润等一大批国内500强企业。
仅去年,绵阳就引进履约“2+4”产业项目310个,占工业项目总到位资金的65.5%。全市“2+4”优势产业去年产值突破16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2%。招商引资已成为助推绵阳工业强市战略和优化绵阳经济结构的重要内生动力。
B.
优势:科技资源与投资环境
十年来,绵阳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00多项,形成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200多项,催生各类科技型企业数百家,获得中央、省支持的项目达到1000多个、资金数百亿元。
作为中国重要国防、科研和生产基地,绵阳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绵阳国家科技城”这一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正被越来越多富有远见的投资者看好。
在灾后重建中,绵阳有7314个项目、2267.3个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目前这批项目基本全面完工。这一巨笔投资,相当于绵阳建市20多年投资总和(1985-2007年为1490亿元)的1.5倍,也将绵阳的基础设施一举至少提前了20年,成为领先西部基础设施的地区之一。
绵阳以加速建设中国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四川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为指向,基本建成了包括3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15条航线在内的西部区域交通枢纽骨干网络,并全力打造与成都、重庆、西安、昆明等地的半小时、1.5小时、2小时“交通圈”,以及与国内省会城市和主要经济发达城市1-3小时“航空经济圈”。
在城市建设上,“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绵阳城以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山水生态科技城为目标,城区建成面积目前已达到103平方公里、人口107万人,成为四川第二个过百万人口大城市。由涪江、安昌江和芙蓉溪“两江一溪”三水交汇而形成的水面达到5.05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还大1平方公里左右。绿化覆盖率将近城区的50%。
德国宝马公司13次赴绵考察某重大项目后认为,“绵阳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C.
目标:构建西部开放与产业高地
绵阳市投资促进局资料显示,仅在2011年,绵阳通过招商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已占到全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44.6%,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8.8%,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通过招商引资的工业所形成的总产值,已占到了绵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4.3%。
绵阳市长林书成提出,要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招商引资,作为统筹推进绵阳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并表示将力保在年内引进国内市外直接投资500亿元、到位外商投资3.2亿美元以上。
围绕这一目标,绵阳方面表示:将牢牢地把握集群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一经济规律,依托绵阳的比较优势和日益完善的产业基础,突出“2+4”优势产业和绵阳将着力打造的战略型新型新兴产业,力争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投入产出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和关键性的重大项目,包括立足绵阳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加大与几大世界500强与国内500强间的对接,力争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围绕绵阳着力培育的三网融合与物联网、军工及民用电光子、节能环保、激光及核技术应用等战略型新兴产业招大引强,力争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在重引资的同时,绵阳还面向全球引智。市财政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启动“千英百团”计划,力争到2015年,面向全球引进、培养国家级和省级符合绵阳优势主导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等领域所急需的、能推动重大项目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层次人才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以此吸引更多的资本与人才潮涌绵阳,推进绵阳加速构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和产业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