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9月17日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中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基准作用,扩大其在市场化产品中的应用。
其实早在年初,由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发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便曾提出,要在2015年使SHIBOR成为“境内外人民币资产定价的主要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价格调控的基础。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表示,把SHIBOR培育成为我国的基准利率,可为我国金融调控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调控创造条件。
但是,在将SHIBOR推广为基准利率的路上并非一路坦途。申银万国固定收益组认为,SHIBOR是基于报价驱动,而非交易驱动,报价商不承担交易义务,这就无法杜绝报价过程中人为操纵的可能性。而事实上,即便是运行多年的LIBOR,也在今年曝出受巴克莱操纵的丑闻。
中信银行资金资本市场分析部一分析师补充认为,SHIBOR报价还受到国内银行以负债决定资产的经营模式的影响,和国外银行以资产决定负债模式补贴。国内银行报价,还需要考虑利率市场化和国外银行的市场进入问题。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在承认SHIBOR基准利率未来地位的同时表示,鉴于巴克莱丑闻案的发生,SIBOR形成机制需要一些变化。
另一方面,SHIBOR是在岸基准利率,其所参考的原型美元LIBOR则是离岸利率。在美国国内市场上,基准利率是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因此,如果将一个参照离岸基准利率体系建立起来的利率作为境内市场的基准利率,则似有不当。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基准利率的形成是同市场相关联的。只有克服市场的分割性,把资本市场同货币市场更好地连通,才能打造健康成熟的基准利率市场。
SHIBOR中长端品种流动性低,代表性不强,也是制约其成为基准利率的因素。2011年,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14天期限以内的交易量占交易总量的96.4%,在短端利率准确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中长端利率的代表性被弱化。
针对这一特点,央行在《规划》中相应指出,将健全中长期市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产品定价提供有效基准。
在上周,央行首次推出28天期逆回购操作,被市场认为是有意对货币市场进行期限更长的指引。央行下辖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商协会,已将信用债估值的期限,从10年延长至30年。此外,国开行今年两度发行50年期的超长期限金融债,也被市场认为有利于构完善长期收益率曲线。
央行还在《规划》中指出,将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依托SHIBOR建立健全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
实际上,今年央行频繁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收放流动性,使得发行1年期央票和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调控工具逐步淡出公众视野。与此同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和中标利率,正在对SHIBOR产生愈发明显的影响。
“正逆回购利率将为二级市场利率设定上下限”,一位外资机构的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