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忠县东溪镇的金龙造船厂
今年以来,全国陆续多家造船厂曝出停产消息,包括安徽最大民营造船厂东方造船集团、浙江台州最大出口船舶企业——金港船业有限公司等。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国内造船行业今年新增订单同比下降50%,手持订单下降30%。来自英国船运经纪机构克拉克森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纳入统计的我国180家造船厂中,有46家没有出产1艘船。
在全国造船厂“触礁”的行业大背景下,重庆本土的造船厂遭遇如何?带着疑问,9月初,商报记者来到位于重庆市忠县东溪镇、号称全市最大民营造船厂金龙船业公司展开调研。
赌眼光
“大跨越”背后的产业机遇
在金龙造船厂位于东溪镇的厂址前,商报记者看到,偌大的公司招牌旁边,如今已大门紧闭。
2007年,温州商人黄安钿就是怀揣1.3亿元资金,在这个地方建成了重庆最大的民营造船厂。“当年全国的造船厂产能总和已达了1亿吨以上,这个数字几乎接近世界船舶需求量的一半以上,市场其实已呈现出饱和状态。”黄安钿坦言,而当时支撑他造船的一大诱惑在于,中国船厂在中高端船舶产品上的空缺。
“直到今天,这种空缺依然存在。”黄安钿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07年9月出台的《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我国船舶科技发展,迅速缩小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迅速成为引发国内造船厂爆发式成长的导火索。
来自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期间,30万吨产能的船企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4倍以上,10万吨船坞船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到3倍以上。
“2007年前后,仅重庆新增的民营造船厂就有约20家,当时在全国造船业高速发展的刺激下,各路资本纷纷扑向造船业。”重庆市船舶修造协会会长何喜云表示。
金龙船业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新建船厂一个普遍共性是,造船技术简陋,生产的多是一些中低端的船种,而涉及到远洋功能船等高端船种,尽管有很旺盛的市场需求,但具备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的船厂并不多。”何喜云说。
“如何从一个相对饱和的行业内分到一杯羹,赌的就是眼光,事实证明,当初我的决定是正确的。”黄安钿说。
赌技术
先接下订单再来攻技术难关
就在船厂开张的当年,黄安钿就接到了两艘远洋多功能船的订单,“保守估计,这两艘船造出来的利润在两千万元以上。”
现实的问题却在于,作为一家新成立的船企,是否具备制造中高端船种的技术实力。
“当时的想法是,接到订单后,从外面引进施工队进行生产加工。”黄安钿说,一艘远洋多功能船的制造周期约两年时间,哪怕是发现问题,也完全有时间去解决。
“'先上车后补票’,金龙船业面临的情况,其实代表了当时中国很多新建造船厂的真实状况。”何喜云坦言,当时就整个重庆市而言,具备中高端远洋船种制造技术和能力的船厂大约只有3到5家,包括像川东造船厂这样的大型国营企业。
“这就类似一场关于造船技术的赌博,在不缺订单的情况下,如果你能攻克技术难关,可能造一艘船获得的净利润就比别人造十艘船的净利润高。”黄安钿说。
而在何喜云看来,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滞后,更直接扰乱了市场价格:“2007年前后,中低端船型市场搏杀愈演愈烈。”这一说法也在多家民营船企中得到证实。
“比如江津航运厂有个订单,数家造船厂打价格战进行争夺,最终价格硬是从1000万元压到770万元,利润只剩下3%左右。”重庆泽胜造船厂总经理刘武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方向赌对了,技术貌似也赌赢了,但黄安钿的好日子却并没持续多久。
赌运气
金融危机爆发订单直线下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场席卷整个中国造船业的风暴开始刮起。
“作为世界航运业产业链下游的中国造船厂,其命运直接和世界航运业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整个国际航运市场极度低迷。”何喜云坦言,这成为导致类似金龙船业这样,以远洋船舶为主产品的造船厂停业的直接原因。
据国际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显示,在2007年BDI指数曾达到过11033点高位,今年2月,该指数甚至一度下滑到651点,创造了新世纪以来BDI指数的新低。
黄安钿回忆,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订单便出现直线下降,直到2011年,金龙船业全年仅完成了7000万元生产任务,到2011年下半年以后,就再也没有接到过新的订单。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在商报记者采访中表示,今年1到5月,全国造船厂承接新船订单更是同比下降47.3%。而来自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2012年《1~6月全市重点船舶工业企业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重庆市新承接船舶订单也同比下降41.09%。
为进一步缩减成本,黄安钿目前不得不关停企业,“我赌对了眼光、赌赢的技术,没想到最后却输在运气上。”
纵深
解决之道:船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今天的船厂其实是在为前几年的'透支’行为埋单。”市船舶修造协会会长何喜云坦言,“重庆目前有100多家造船企业,但上规模的不到30家,当大家都把造船厂遭遇滑铁卢的原因通通归结到金融危机的时候,却往往忽略掉了船厂本身存在的问题。”
而在市经信委装备工业处处长康建看来,在2008年以前,确实存在很多中小船企因全球航运形势一片大好而匆忙上马。“这部分中小船企因为自身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条件都非常有限,在行业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其竞争力方面的劣势和短板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到如今,整个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很多问题就体现出来了。”
那么,对像金龙船业一样正遭遇危机的广大船厂而言,能否走出当下的危机?
“对于一些上规模的船厂,可对船厂资本进行适当转移,转移到其他领域,积极去寻找和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保证船厂的运转。”康建表示。
对于一些中小型船厂而言,康建认为需要从四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在业务上寻求转型,转型方向可以是一些海洋工程的配套生产商,也可以是转而生产门槛要求较低的娱乐型游艇;二是要充分利用危机带来的时间空白,苦练内功,以最好的姿态应对恢复之后的市场;三是抓紧时间储备人才和技术,提升自身制造水平;四是做好资产优化和现金储备,从而应对市场恢复之后的生产需求。
何喜云则认为,“单个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如果抱团发展,不仅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并且在船厂自身的技术和管理升级上,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重庆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