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中燃气联姻成色待观察 城市燃气版图变局隐现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0-17 11:02:37  兰格钢铁
    中国石化和中国燃气15日发布的公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历经10个月之久的“中国燃气收购战”终以收购告吹,但转为中石化与中燃气牵手而画上句号。这样的结果似乎是一次“意料中”的意外。业内人士看好两者从“敌对”转为“联姻”,但又对协议如何实施、实施效果持观望态度。与此同时,城市燃气行业版图或出现变局,中石化借与中燃气合作推进其建立天然气下游分销系统的战略,也为其与中石油在下游市场分庭抗礼架设了支点。

    “意料中”的意外

    中石化联手新奥能源收购中国燃气“告吹”似已在市场意料之中。从去年12月发出要约,截至10月15日,已6度延期。今年3月,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公司2011年度业绩会上明确表态,不会提高收购报价。多家证券机构也指出,中燃气的股价已一定程度反映了收购告吹的可能性,收购终止在预期之内。

    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全面收购“行不通”主要存在两方面难度:一是反垄断审查较难通过;二是激起了市场主体的反应,包括中燃气自身以及相关市场主体的介入。“中石化从策略上来说是有误判的。”

    不过,中石化、中燃气同日抛出的“联姻方案”却令市场有些意外。根据公告,双方将组成合资公司,利用中燃气的品牌、销售渠道、城市燃气管网条件以及中石化的天然气上中游资源,共同拓展内地液化石油气零售市场、车用及船舶加气市场、发展城市燃气项目以及省际天然气管线及配套设施投资。此外,中燃气董事会还同意中石化及中燃气其他战略股东认购中国燃气股份,或以其他方式向中燃气作出投资。

    “转而与中燃气合作,是中石化较为可行的一个选择,至少有所斩获,为其进入天然气下游分销系统的战略找到了现实途径。”刘毅军表示,“而对中燃气而言,也需要有资源、有管道的公司配合其发展并进一步发挥其分销网络的作用,可谓获益最大。”

    不过,瑞信证券认为,中燃气管理层未能交待合作细节及规模,且对于上述协议中国石化并非独家授予中燃,实际影响仍有待观察;双方在汽车加气站的合作盈利如何分摊、中石化会否把加油站资产注入中燃换取股权等详情,目前也仍未清晰。但对新奥而言,终止收购对公司短期利润有帮助,因为全面收购建议涉及的开支及限制存款,已对公司上半年业绩构成负面影响。

    “未来,石油公司想要收购较大的燃气公司可能会比较困难,仅通过反垄断审查这一项就不容易。上下游公司结盟,可能是未来燃气行业的一个趋向。”刘毅军称。

    两大油企分庭抗礼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主要通过下属三大公司昆仑能源、昆仑燃气和昆仑天然气利用展开。昆仑燃气主营城市燃气,昆仑能源主营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相关业务,而昆仑天然气利用则以车用天然气为主。

    “目前,中石油在天然气业务领域最占上风,战略开展也比较成功。中石化过去没有系统性布局,这种大范围战略性合作也是第一次。而中海油目前尚未形成跨多地区的下游业务。”刘毅军认为,若此番中石化、中燃气的合作能成功实施,加上煤制天然气管道、LNG上岸等,可为中石化在天然气下游领域与中石油分庭抗礼找到战略支点。

    目前,国内城市燃气市场主要为“六大巨头”割据:港华燃气、昆仑燃气、华润燃气、中国燃气、北京燃气和新奥燃气。其中,昆仑燃气隶属于中石油,已经在北京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运营100多个城市燃气项目。此外,中石油还与北京燃气分别持有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60%和40%股权,向陕京1号、2号天然气管道线沿线城市燃气经销商输送天然气。中国燃气作为“六巨头”中燃气项目最多的企业,将为中石化挺进城市燃气市场增添重要筹码。

    但刘毅军也指出,城市燃气行业上下游公司结盟的方式,尽管比通过收购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寡头的垄断性有所弱化,但本质上依然会形成垄断。“应谨防利用上游的垄断抬高燃气价格,否则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实现也会遥遥无期。”他称。

    (中国证券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石化中燃气联姻成色待观察 城市燃气版图变局隐现
  • 10月15日中石化华北销售分公司上调甲苯价格
  • 中石化甩下新奥牵手中燃 敌意收购案宣告失败
  • 联手新奥能源收购夭折 中石化单独结盟中国燃气
  • 中石油中石化北京抢地 无惧央企"退房令"
  • 传中石化将在印尼建大型原油仓储基地
  • 中石化组建全资子公司抢食煤化工万亿商机
  • 中石化违规排放子公司仍在生产 称停产需要过程
  • 中石化组建全资子公司抢食煤化工万亿商机
  • 9月27日中石化华南乙二醇价格大幅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