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圈气
北京干燥、寒冷的天气并没有挡住各路人马的热情。
从10月22日开始,全国各地地矿部门的官员、企业家和油气专家,就已陆续抵达北京。本周四——2012年10月25日上午9点30分,近百家企业的招标负责人和他们的后援团进入北京海淀区裕龙国际酒店。
这里正在举行国土资源部页岩气第二轮招标。
自“页岩气革命”在北美大获成功以来,追随者们相信,这种需要压裂岩层才能开采出来的非常规天然气,在中国同样前程远大。而北美经验的头一条,就是让足够多的中小企业投入到勘探、开发阶段。
一个多月前的9月10日,国土资源部发出公告,将分布在贵州、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河南八个省份的20个含气区块拿出来招标。
这些加起来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地块,在短短45天内迅速引发热捧。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中心人士证实,截至开标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角逐。这一数字比起2012年5月国土部统计企业投标意向时的70多家企业,又新增了近30个参与者。而2011年首轮页岩气招标时仅有六家传统能源公司参与。
竞标者身份的多样,则是本轮招标一大特色。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表示,本轮参与竞标的国有石油企业并不是主力,国企集中在供暖、发电、钢铁等行业,而民企则来源复杂。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明确竞标意愿的公司,大体可分为油气关联行业公司、传统能源公司和彻底无关公司三大类。
海越股份、华油惠博普科、广汇能源、杰瑞股份等在涉足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之前,就已从事油田设备、仓储、油田服务等相关行业;湖北能源、永泰能源则来自传统能源行业;湖南华晟能源、江西新能页岩开发有限公司则是由传统能源公司专门针对页岩气开发成立的新公司;航民股份、中天城投与油气开发毫无关联,前者是印染企业,后者是房地产公司。
与首轮招标只是能源巨头的游戏不同,第二轮招标中,地方政府表现得十分积极。在招标公告发布之前,地方政府已纷纷与能源国企签订各类合作协议。贵州、湖南联姻华电,重庆搭上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安徽则与华能合作。
为了这场迟来的开放,湖南5个区块入围招标区块后,湖南省国土厅曾组织协调会,“把地质勘探企业和有意向投资的企业放在一起,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招标。”协调会还协调各投标企业,保证5个区块都有人投,不至于因扎堆而“流标”。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新闻负责人邹礼卿证实,截至25日开标前,对湖南省内5个招标区块感兴趣的企业有20家。其中既有中石化、华电、华能等央企,也有华菱、湘电等省属国企。被寄予厚望的民企,并未出现在意向企业名单中。
饥渴者的逻辑
和2011年6月的首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相比,本轮投标区块数量、总面积显著增加,但区块“小而多”——大多在1000平方公里左右,最小的只有三百多平方公里。而首轮招标虽然只有两个区块、两个中标者,总面积却有四千多平方公里。
国土部油气中心一位人士表示,区块大意味着可开采的气量更多,但小区块也利于专注开发,不能单纯比较优劣。中石化勘探南方公司页岩气勘探部副主任魏志红曾前往美国考察页岩气,发现美国的区块甚至比本轮国土部拿出来招标的还要小,但“有人亏了,也有人赚了”。
业内的共识是,尽管这20个区块未来的开发潜力很难预计,但国土部对这些区块都做过资源评价,拿出来的都是资源评价较好的。
不过,小而零散的区块,还是给陈卫东留下了“资源状况一般”的印象。并非一流的资源,仍引得百家企业奋勇投标。这样的景象让陈卫东感慨,以页岩气为突破口的油气领域的开放来得太晚,本轮招标是一次垄断下资源饥渴的集中释放。
“大家饿了好久,骨头也好,汤也好,抢到一块是一块。”陈卫东说。回想起这段时间接触过的形形色色的公司,陈卫东感慨万千,有家公司甚至只挖了一个油气人才,就准备投标了,“很多人的想法是先占一块地盘、培养一个队伍”。
中国的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有70%以上重叠。常规油气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大部分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延长石油、中联煤层气、河南煤层气拥有。这六家也是首轮页岩气招标时不多的获邀者。
2011年底,页岩气获批独立矿种,为其按独立矿种制定投资政策扫除了障碍。“如果不把页岩气列为独立矿种,其他的投资主体就进不来。但现在这种招标方式,避开了矿权重叠区,也避开了资源最优的区域,”陈卫东评价说,“这样做肯定是不到位的,但走半步总比一步不走的好。”
那些放弃者们
并非所有企业都蜂拥在投标路上。此前曾表示有意进军页岩气上游产业的几家企业,如四川宏华最终没有出现在国土部第二轮页岩气招标的名单上。
2012年10月21日,宏华集团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纪小姐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宏华并未参与国土部页岩气第二轮招标,目前仍只是设备提供商。
宏华对第二轮页岩气招标兴趣不高的原因在于,“好多区块并没有真正开放,这次拿出来的都是没有矿权重叠的区块,真正气源比较好的区块都登记在中石油、中石化名下。”宏华更中意于更为开放成熟的北美页岩气市场,等待更大的开放机会到来。
也有不少向陈卫东咨询过的企业放弃了投标。“不少有兴趣、有实力的企业,目前还处在紧紧盯着但并不出手的阶段。”
一直以来,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实行备案制。油气企业圈定勘探区块后,只要在国土部备案,再每年完成一个最低工作量,一般是每平方公里投资1万元人民币,就可安稳坐拥资源。这套游戏规则导致企业圈资源时热情、勘探开发时冷淡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轮招标,要求“本次招标出让的探矿权有效期为3年,年均勘查投入应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元人民币及以上,钻达目的层的预探井等钻探工程量最低应满足每500平方公里2口。”
但这些监管体系的建设远比项目招标的热情小得多。“拿来石油公司的报表,把拥有的勘探区块和投资量一除,有的是达不到最低投资量的,又有多少开发权被收回?”一位知情人士抱怨说。
为说明开采难度,中石化思想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俞明康曾将页岩气开采比喻为“骨头缝里找肉”。依据申银万国10月17日发布的页岩气贵州区块调研报告,页岩气的技术积累还需要一段时间,按其调研的贵州岑页一号井目前出气量测算,将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本轮页岩气招标的企业进来之后,后来几年能留下来多少,都是未知数。”陈卫东说。
(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