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月3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创下单日历史最高纪录后,11月1日央行再度进行了173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由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为1990亿元,减去100亿元到期央票,央行本周实现单周资金净投放3790亿元,刷新了国庆节前一周3650亿元的单周资金净投放历史最高纪录。
所谓逆回购,即央行通过从银行手中回购央票向市场注入资金。随着天量资金净投放,财政存款入库带来的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得以缓解。
从3790亿元这个数字来看,相当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50个基点的效用。一般而言,调降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也不过释放出3600亿元-3800亿元的资金。
天量净投放有些“意外”
根据公告,央行昨日主要是开展了两个品种的逆回购,分别是5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和115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两个品种中标利率分别为3.35%和3.45%,继续与上期持平,显示央行有意保持市场利率平稳。
这是央行在连续两周展开资金净回笼后首度实现单周净投放资金,同时也是自6月以来央行连续第5个月实现月度资金净投放。
针对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的天量资金净投放,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央行天量资金净投放,主要是为了抑制货币利率的升高。但从(昨日)公开市场操作规模上看,的确有些令人意外。”
自上周三开始,由于受到月末因素以及财政存款上缴的共同影响,资金面承压巨大,银行间回购资金价格也随之迅速攀升。但鉴于央行周二已经在公开市场通过天量逆回购操作向注入3950亿元资金,资金流动性已经迅速得以扭转。
在流动性已明显改善之后,机构原本预计昨日的逆回购操作数量将会出现明显缩减。但令人意外的是,昨日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仍然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央行此举可能与未来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有关。
数据显示,下周将有创纪录的533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而可用于对冲的到期正回购操作与央票总量仅100亿元,因此下周已形成的自然资金净回笼已高达5230亿元。
中债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收盘,上海银行间市场利率(Shibor)中的长端品种跌幅明显,14天期和1月期分别下行60.75个和21.41个基点,至3.7492%和4.0034%;而受到较高开盘价的影响,隔夜Shibor利率和7天期Shibor利率较前一交易日有所反弹,报收3.0433%和3.4233%,分别上涨8.83和20.4个基点。
“逆回购体现利率市场化”
虽然即将有天量逆回购到期,但对于未来资金面的走势,分析人士表示并不需过分担忧。
“从银行的资金面上看,压力并不大。从8月开始,由于借贷需求并不强烈,银行事实上并不缺钱。”赵庆明分析称。
一方面,与10月为财政存款上缴增加时间不同,11月和12月多为财政存款的投放状态;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也将带来外汇占款的增加,9月外汇占款显露的增长势头将在年内延续。
赵庆明分析,“市场的流动性可以通过上述两个途径进行补充注入,近期央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逆回购将常态化,央行未来仍继续倚重公开市场操作,通过短期利率的调整对市场流动性进行灵活调控。”
对于央行迟迟不降准,而是采用逆回购的方式注入流动性,昨日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显示出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已转向,通过对短期利率的调控来影响长期利率,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经济进行调节。
“央行目前的操作思路是,按照给定的利率敞开供应,让市场来决定流动性,这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宏源证券债券研究主管何一峰昨日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