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遭遇极寒的思考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1-6 9:16:01  兰格钢铁
    10月30日,2012年三季报收官。两市2493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净利下降了2%。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哪些行业出现整体巨亏,哪些行业业绩逆流而上,备受投资者关注。今日起,我们将推出“把脉三季报”系列报道,以期发现问题并开出药方。

    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遭遇极寒,上市公司“失血”成为各行业之最。据统计,两市34家钢企中,前三季度14家出现亏损,合计亏损约183亿元;其余20家公司合计盈利不足152亿元,即行业整体亏损超过31亿元。

    去年同期,钢铁行业共实现净利润204亿元。一年间,从净利两百亿到亏损数十亿,钢铁行业究竟怎么了?

    钢价跌回18年前

    1994年,国内钢价指数刚推出时为100点。2012年8月24日,该价格指数已经降到103.28点。

    2012年三季报,钢企中的“巨亏户”在上市公司亏损榜前十中占了六席。其中,鞍钢股份以31.7亿元的亏损额位居亏损榜第三,马钢股份以31.4亿紧随其后,其后四家依次为华菱钢铁(亏损25.5亿)、安阳钢铁(亏损24.6亿)、山东钢铁(亏损19.57亿)、韶钢松山(亏损15亿)。

    从业绩“变脸”的迅猛程度来看,韶钢松山位居行业内下滑幅度榜首。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韶钢松山亏损15亿元,去年同期则盈利2084.31万元。

    全钢铁行业中,共有三家公司实现净利增长。其中,宝钢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7.91亿元,同比上升70%,全行业增幅最大。不过,这是出售不锈钢和特钢资产获利91亿元后的成果。另外两家净利增长的公司均为钢管类公司,分别为金洲管道与久立特材。

    对于目前的钢铁业,中钢协会长、首钢集团董事长王青海有个形象的概括,“伟大的产能、惨淡的市场、微薄的利润”。

    “最近大家都不愿意出来谈,说多了都是眼泪”,在电话那头,河北武安市一家中外合资钢厂的负责人李勇(化名)表示,“大家以前是闷声发大财,现在苦水往肚子里吞。我们炼一吨钢的成本基本在3300元,今年七八月份市场上钢价到了3000元/吨左右,基本一吨钢就要亏个两三百块钱,直到十月份才勉强能够赚一点。”李勇称。

    据中钢协国内钢价指数,自2012年4月末价格指数121.19点起开始下降,到8月24日已经降到103.28点。1994年,该指数刚推出时为100点,相当于目前的钢价几乎跌回18年前原点。

    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今年8月在一次行业会议上透露,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钢铁行业利润为50元/吨,今年上半年利润为6.8元/吨,到7月份已变成1.68元/吨,整个行业比2008年更困难。

    “实在是卖不出去”

    对于今年钢价的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下游主要用钢行业低迷、产能过剩是钢价难以抬头的两大主因。

    据中钢协统计,我国钢铁第一大用户是建筑业,占比超五成。今年以来房地产和“铁公基”建设持续回落。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441.56亿元,同比下降13%;房地产开发投资5.1万亿元,增幅由1-2月的27.8%回落为15.4%。制造业作为钢铁的第二需求大户,今年的日子同样难过,行业增速由过去的两位数降至一位数。

    最直接感受到需求变化的是钢厂的销售部门。“实在是卖不出去,我们的销售人员就"坐商变行商",出门销售、全员销售,而且都大跨度地开始推销到南方去了。”李勇称。据介绍,以前钢厂都是一个月前就先组织大家订货,现在则开始真正的以销定产,一般都是不超过10天的合同,交货期也缩短。“利润上不来,我们只能拼命控制成本,像唐山、天津这些靠港口近的,基本库存都不超过一星期,以前都是一两个月的库存。”李勇称。

    钢价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的打压,产量居高不下,钢价稍有起色又被巨大的产能释放给压下去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创历史最高纪录,与6亿多吨的需求相比过剩近3亿吨。今年以来,日均粗钢产量还始终保持在190万吨以上高位,9亿吨的产能基数压得钢价难以喘气。

    停不下来的“高炉”

    “生产可能亏损,停产损失会更大”。虽然需求低迷、销售不济,国内钢厂的生产动力却一直强劲。

    据报道,今年唐山、邯郸两地有10多座高炉投产,新增产能达到2000多万吨。目前,唐山、邯郸地区高炉开工率达到95%以上。

    河北大型民营钢企唐山国丰钢铁公司总经理张震告诉记者,“即便是最困难的第三季度,我们也没有出现真正的减产;唐山一些小钢厂也就是在进行计划性的检修,到十月份市场好转后又开始满产了。”在他看来,中小民营钢企因为机制灵活,财务、销售、人工三项成本低,库存少,仍可以实现盈利,导致减产难行。

    河北唐山一家国有大型钢企管理层对记者表示,国企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让国企难限产。“一旦停产,GDP和税收怎么完成?职工怎么安排?钢企都是纳税大户,地方政府时时刻刻盯着你,让员工回家歇着、不发工资怎么能行?”

    此外,张震告诉记者,保市场的“囚徒困境”也让钢企停不下来。“如果我停产了,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让别人趁机抢了怎么办?”这种心态企业内叫做“宁让价格不让市场”,而行业内则批其为不抱团,是盲目竞争下的“血拼”与“自残”。

    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认为,钢铁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国有大钢企在银行有着巨额贷款,停产易引起银行恐慌而追债;而小钢企成本则大多是集资,不生产同样难以向集资人交代。

    “无论是大国企还是小钢厂,现在的低价都没有跌破他们的生产边际成本线,生产可能亏损,但是停产损失会更大。如果钢价低到生产都要亏本,现金流都回不来,那么产量自然而然就控制住了。”张震称。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钢铁业产能越淘汰越多。业内人士称,淘汰,不过是拆掉小高炉,新建大高炉,产能怎能不扩张?

    2009年春,时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在国新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未来三年不再新批钢铁项目”。按照工信部数据,当时中国的钢铁产能为6.6亿吨,已属“严重过剩”。到了2010年末,我国炼钢产能达到8亿吨,2011年底则达到9亿吨。

    与此同时,国内钢铁产能还在进一步扩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新上高炉27座,产能合计新增3500万吨左右,其中唐山地区就占到了11座。

    多年来,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是反复被提及的话题,但通过行政性的产能淘汰来帮助中国钢铁行业走出亏损被业内认为收效甚微,甚至起到反作用。

    据记者了解,这些年来部分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被民营钢铁企业所利用,成了间接扩大产能的推手。例如,政策规定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炉,但绝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改造高炉,提高产能继续生产以避免被淘汰。

    此外,在政府鼓励兼并重组的政策下,一些企业通过上项目的方式为自己赢得筹码,以免在被兼并重组时被“贱卖”。

    真正落实了产能淘汰和结构调整的项目很少,即便是淘汰,也是拆掉小高炉,新建大高炉,这样产能怎能不扩张呢?都说是有保有压,实际上保的在上马,压的也没压住。

    “钢铁业要放慢脚步”

    在业内看来,钢铁业陷入如此困境,主要是为前期的无序扩张买单。

    作为一个强周期性行业,钢铁业的周期性荣衰本十分正常。

    一般来说,钢铁行业与经济增速高度正相关,而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靠投资拉动的基建、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粗钢产量从1亿吨跃升至近7亿吨,产能更是扩张至9亿吨。

    数据显示,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2.6%和12%。而工信部此前在《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预测,2015年国内粗钢消费量约为7.5亿吨,粗钢消费年均增长仅为4%。

    开惯了高速车的中国钢铁,能随着经济放缓的节奏慢下来吗?宝钢董事长徐乐江曾称:“在十多年的快跑中,钢铁业只会快,慢的能力荒废了,现在必须停下来好好反思一下如何适应微利时代了。”

    徐乐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08年金融危机时外部环境的恶化迫使企业不得不思变了,“反思”、“二次创业”成为2009年初宝钢年会上的关键词。“几乎是顷刻之间就没有订单了,压力很大。因此2009年宝钢的调整非常大,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的潜能都被"倒逼"出来了。”

    中钢协原首席分析师李世俊认为,早在2005年中国钢铁市场就已经供过于求,但当时国外需求旺盛。如果说过去钢铁产量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庞大的消化能力,那么今年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狼”真的来了。

    国内最大民营钢企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曾对媒体表示,“这几年资本形成快,想赚快钱的人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钢铁、造船、光伏概莫能外,一哄而上,最后只有靠价格来"拼刺刀",都以为黎明前的黑暗很短暂,自己都能侥幸活到最后,但真正长周期调整开始了就要出大事。”

    讲述

    十个月挣4万“心情如现在的天气”

    “心情如同北京现在的天气,”11月4日,严飞对记者表示,“直到10月份,今年公司总共才挣了4万块钱,这在同类企业中还算是好的。我做了整整二十年钢贸从没遇到过。”

    严飞是金大宇商贸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7亿元,在北京钢材流通行业中是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

    早在年初,严飞就在公司大会上给员工们打“预防针”,说今年客户需求会减少,公司要以“稳”求生存,但他没想到这个“冬天”会如此“难过”。

    “去年每月还能出货四五万吨,今年平均就只能每月一万吨左右了。整个5月到9月,公司都是在赔钱。一开始还焦虑,天天盯着钢市波动,现在都已经麻木了。”严飞说。据悉,严飞一些做钢贸的朋友已经做不下去,要么被迫倒闭,要么主动转行,像他这样坚守的大多缩小了规模,减少了员工。严飞认为,明年最难熬的将是钢厂,以前都是钢厂早早收订单时就收钱,但是现在钢贸商不再给他们预付、垫资了。

    “本来以为2008年会很严重,结果四万亿一上来,银行都给贷款,我们也乐于扩大销量,但是到了去年开始银行突然收缩贷款,原先联保、互保也行不通了,直接把我们推向火坑。”说起银行在此时的“落井下石”,严飞提高了声音。

    不止下游的钢贸商,钢铁业严寒已蔓延至全产业链。受中国市场低迷的影响,目前国内铁矿石价格已下跌至2009年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来自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消息称,截至9月底,由于铁矿石价格滑坡导致企业亏损,中国约40%的铁矿石矿山已经停止生产。

    由于钢铁股不受投资者待见,券商钢铁行业分析师也纷纷萌生退意。几位钢铁业研究员透露称,早就不研究钢铁行业了。“钢铁现在还算一个值得研究的行业吗?”有研究员反问。

    药方

    一批企业倒掉行业才能好转

    钢铁业走到如今我们该反思什么?行业如何走出“寒冬”?业内人士认为,在钢铁行业慢不下来的今天,最猛的药方是“非得有一批企业倒掉”。

    目前钢铁业最大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近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当经济开始中低速发展时,需求减速,产能自然过剩;其次,地方利益与钢厂本身掣肘,地方都是招商引资,上马项目,重化工投资,停业停不下来,淘汰又淘汰不掉。

    对于解决方法,没有好的办法,只有靠市场慢慢淘汰,这个过程比较残酷,时间长、阻力大,但非得有一批企业倒下,行业才会好转。

    中钢协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从外部环境来讲,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不再能支撑钢企的高速增长的模式;其次,上游矿石、煤炭、电力等原燃料和人工等不断上涨,综合起来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已经上涨了七倍,但是钢价却又回到了90年代的水平,这在市场好的时候还不觉得,但是市场一旦不好成本压力就大了。

    从内部来讲,就是钢铁行业之前发展过快,盲目无序的同质化竞争严重,比如几年前看到板带挣钱,就一窝蜂的上马,结果现在严重过剩。从根本上讲,需要有一批企业自动加入整合,否则很难出现真正的好转。

    对比

    韩国浦项钢铁第三季净利大增

    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商韩国浦项钢铁(以产量计)近日发布公告称,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两倍以上。

    报告显示,浦项钢铁第三季度综合净利润增长216%至7230亿韩元(约合6.5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290亿韩元。

    浦项钢铁发言人表示:“从5月份起,我们开始聚焦于提振汽车钢和电炉钢等增值产品的销售,这一努力在第三季度获得了回报。”据悉,浦项钢铁三季度出口占比从上季度的39.5%提高到41.6%,对利润较高地区如美国、日本的销售比例有所扩大,而对东南亚等地区出口比例在缩小。

    记者近日从国内最大的工业铝型材中国忠旺了解到,生产过程中所用模具钢材依然需要进口自德国,国内钢材难以达标。

    有分析师认为,除了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大外,浦项钢铁还有两大中国钢铁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一是浦项在国外拥有巨大的矿山资源,对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强,难受上游波动之苦;其次就是对内管理有方,成本低,对外销售服务能力强。(新京报)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钢铁业遭遇极寒的思考
  • 我国钢铁业前三季度巨亏31亿
  • 前三季巨亏31亿 钢铁业遭遇极寒
  • 钢铁业明年难以见到业绩拐点
  • 拉美钢铁业呼吁警惕来自中国进口的威胁
  • 拉美钢铁业呼吁警惕来自中国进口的威胁
  • 需求不振与产能过剩压顶 钢铁业回暖道阻且长
  • 需求不振与产能过剩压顶 钢铁业回暖道阻且长
  • 钢铁业如何应对“再工业化”浪潮
  • 美国钢铁业复苏尚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