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普遍低 国企高于民企外企

 http://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12-11-22 9:02:46  兰格钢铁
    今天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蓝皮书披露,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为23.1分,整体从旁观阶段(20分以下)进入起步阶段(20至40分),但仍有六成企业得分在20分以下,处于“旁观”阶段,其中15家企业得分为0分或负分。而分行业评价显示,电力行业、银行业居于14个行业的领先地位,房地产、食品饮料、汽车、零售、日化行业则相对落后。

    企业社会责任普遍较低

    蓝皮书评价了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和外企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指出:2012年,中国100强系列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由19.7分上升为23.1分,整体从旁观阶段进入起步阶段,但社会责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3家企业处于卓越者阶段;29家企业处于领先者阶段;处于追赶者和起步者阶段的企业分别有42家和41家;处于旁观者阶段的企业最多,为185家,这类企业没有推动社会责任管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十分缺乏。

    中国100强系列企业中,15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为0分或负分。这15家企业包括:伟创力公司、美铝(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甲骨文(中国)、丰益国际、福佳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江苏华西集团公司、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铃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迪士尼、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而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

    国企高于民企和外企

    蓝皮书指出,2010年以来,国企、民企和外企三类性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显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不断提升。与2011年相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民营企业其次,外资企业略有进步。

    2012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40.9分)高于民营企业(15.2分)和外资企业(13.2分)。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高,国有金融企业次之。而我国约占八成的民营百强企业仍属于旁观者,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仅为15.2分。

    蓝皮书同时指出,2012年度我国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整体水平较低,仍在旁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分仅为13.2分,整体仍处于旁观阶段。从区域来看,台资企业平均得分最高,日资和韩资企业居于其后,荷兰、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的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依次降低。

    房地产食品行业落后

    蓝皮书对银行、房地产、汽车等14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电力行业、银行业平均水平超过40分,达到追赶者阶段,在14个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通信业、特种装备制造业、电子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行业等行业平均得分居于20至40分之间,处于起步者阶段;房地产、食品饮料、汽车、零售、日化行业平均水平仍低于20分,处于旁观阶段,在14个行业中相对落后。

    记者发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食品饮料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仅为17.9分,处于旁观者阶段。而且,上榜的食品饮料业36家样本企业得分差距较大,分数最高的为中国盐业总公司,得分为57.0分;而得分最低的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得分仅为-3.0分,两者相差60.0分。其他一些广为人知的企业,如达能(中国)有限公司,得分仅为7.2分;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得分为6.5分;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得分6.3分;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得分也只有2.0分。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普遍低 国企高于民企外企
  • 社科院专家:养老金并轨是必然趋势
  • 社科院:日本航企损失比中国的损失要大得多
  • 社科院专家:未来中国最需关注四大实体经济现象
  • 社科院李军:人口老龄化是重大经济问题
  • 社科院副院长:企业负债占GDP达107%到危险境地
  • 中国社科院:需维持住房限购措施
  • 社科院预警房价存报复性反弹风险
  • 社科院报告:扩大房地产税试点
  • 社科院:应继续降存准率 提高企业融资效率